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唾
〈名〉
(1) (形聲。從口,垂聲。本義:口液,唾沫) 同本義 [saliva]
唾,口液也。——《說文》
脾為涎,腎為唾?!端貑枴?/p>
汝身已見唾成珠,汝伯何由發(fā)如漆!——唐· 杜甫《醉歌行》
(2) 又如:唾腺(唾液腺);唾沫星(口液的細(xì)小點(diǎn)子);唾盂(痰盂);唾壺(一種大肚痰盂)
詞性變化
◎ 唾
〈動(dòng)〉
(1) 吐唾沫 [spit (on sb.)]
必唾其面?!稇?zhàn)國(guó)策·趙策》
不顧而唾?!蹲髠鳌べ夜辍?/p>
(2) 又如:唾面(往人的臉上吐唾沫);唾背(朝人背影吐唾沫);唾脡(吐唾于肉醬上。謂設(shè)謀獨(dú)占);唾涕(吐唾沫);唾掌;唾手;唾玉(口吐珠玉。形容工于詩文)
(3) 用吐唾沫進(jìn)行公然侮辱或表示反感或輕蔑 [cast aside;spurn]。如:唾斥(鄙棄斥責(zé));唾視(鄙視,看輕);唾辱(鄙棄羞辱);唾噦(鄙棄;吐唾沫有聲)
(4) 吐 [vomit]。如:唾絨(指婦女刺繡時(shí),咬斷線頭所吐出之線絨);唾奇(術(shù)士口中吐出奇異的珍寶)
(5) 拖長(zhǎng)。表示鄙棄不樂的樣子 [unhappy]
道士唾著臉,不答應(yīng)。——《西游記》
康熙字典
唾【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湯臥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吐臥切,音毻?!墩f文》口液也?!抖Y·曲禮》讓食不唾。
又《內(nèi)則》不敢唾?zèng)??!蹲髠鳌べ胰辍凡活櫠??!墩f文》本作。或作涶《廣韻》作涶。涶字作水。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唾【卷二】【口部】
口液也。從口聲。涶,唾或從水。湯臥切
說文解字注
(唾)口液也。曲禮。讓食不唾。內(nèi)則。不敢唾?zèng)?。從口?img src="/d/file/spz/2136e.png" alt="?" class="wh16" />聲。湯臥切。十七部。
(涶)唾或從水。
- 唾的詞語 組詞
- 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