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葶字的解釋
葶

拼音 tíng 注音ㄊ一ㄥˊ
部首艸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AYPS 五行 統(tǒng)一碼8476
筆順一丨丨丶一丨フ一丶フ一丨
名稱橫、豎、豎、點(diǎn)、橫、豎、橫折、橫、點(diǎn)、橫撇/橫鉤、橫、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tíng(ㄊ一ㄥˊ)

⒈ ?〔葶藶〕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shí)橢圓形。種子黑褐色,可入藥,稱“葶藶子”。

統(tǒng)一碼

葶字UNICODE編碼U+8476,10進(jìn)制: 33910,UTF-32: 00008476,UTF-8: E8 91 B6。

葶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葶字收錄于 現(xiàn)通表 。


※ 葶的意思、基本解釋,葶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tíng

康熙字典

葶【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特丁切,音亭。《爾雅·釋草》蕇,葶藶?!对]》實(shí)葉皆似芥,一名大室,一名丁歷?!段骶╇s記》葶藶死於盛夏。

《廣韻》都挺切,音頂。毒草。《山海經(jīng)》熊耳山有草,狀如蘇而赤華,名葶?,可以毒魚。

  • 葶的詞語 組詞
  • 葶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