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太字的解釋
太

拼音 tài 注音ㄊㄞˋ
部首大部 總筆畫4畫 結(jié)構(gòu)單一
五筆DYI 五行 統(tǒng)一碼592A
筆順一ノ丶丶
名稱橫、撇、捺、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tài(ㄊㄞˋ)

⒈ ?過于:太長(zhǎng)。

⒉ ?極端,最:太甚。太平。

⒊ ?高,大:太空。太學(xué)。

⒋ ?很:不太好。

⒌ ?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舊時(shí)尊稱別人的母親)。

異體字

  • ?
  • ?

漢英互譯

extremely、over、the most、very、too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 太的意思、基本解釋,太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tài

〈形〉

(1) (指事。古作“大”,后語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號(hào),成指事字。本義:過于)

(2) 極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 [the greatest;the highest;maximal]

太,大也?!稄V雅·釋詁一》段曰:“后世還言,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太亦大也。——《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極。——《易·系辭》。注:“大極者?!?/p>

王入太室裸?!稌ぢ逭a》

太上貴德。——《禮記·曲禮》

飲而不損茲曰太。——《后漢書·樊準(zhǔn)傳》

(3) 又如:太虛幻境(天上虛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萬物的元?dú)?;太極(指整個(gè)世界的總和);太原;太侈(驕泰奢侈);太無(空曠虛無之境)

(4) 身分最高或輩數(shù)更高的 [the more or most senior]

太史。——《漢書·光武紀(jì)》。注:“史官之長(zhǎng)也?!?/p>

(5) 又如:太夫人;太老師;太老伯;太老爺;太母(祖母);太后(帝王的母親);太翁(曾祖父)

(6) 大的,廣大的 [great]

太牢?!蹲髠鳌せ腹辍贰J瑁骸袄沃笳?。”

(7) 又如:太倉(cāng)(京城里貯糧的大倉(cāng)庫(kù));太息(亦作“大息”。長(zhǎng)長(zhǎng)的嘆息)

(8) 古代記數(shù)有所超過稱“太” [greater]

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妒酚洝?/p>

(9) 安寧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peaceful]

不亂離,不知太平之難?!涸础赌稀?/p>

(10) 亨通;順利 [smooth]

命險(xiǎn)太甚靡常,道離隆而匪易?!懺啤毒彭?/p>

(11) 與古代皇家、官家有關(guān)的 [about emperor and official]。如:太尊(明清時(shí)對(duì)府的長(zhǎng)官知府的尊稱);太府(原為官名,亦指掌管庫(kù)藏財(cái)物的官府);太常卿(漢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為太常,為九卿之一,司禮樂郊廟社稷事宜。歷代相沿,清末始廢)

〈名〉

通“臺(tái)”。泰階,星名,即三臺(tái)。又比喻三公 [one of three stars in Ursa Major;one of the three highest dignitaries of state]

是以玉衡正而太階平也?!稘h書·揚(yáng)雄傳下》

惜乎不登太階,以尹天下?!兹凇稄垉€碑》

撫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曹植《雜詩(shī)六》

詞性變化

tài

〈副〉

(1) 過于;過分 [too]

太區(qū)區(qū)?!队衽_(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言其太隘。——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畏之太甚?!巍?蘇軾《教戰(zhàn)守》

(2) 又

養(yǎng)之太過。

(3) 又如:太半(大半,過半);太甚(太過);會(huì)議不要開得太長(zhǎng);屋里太悶熱了,你出去涼涼吧;我對(duì)這個(gè)問題太沒有認(rèn)識(shí)了;他們待我太好了;這個(gè)問題確實(shí)是太重要了

康熙字典

太【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畫:4畫,部外筆畫:1畫

《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墩f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鸢唇?jīng)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xué)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

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從太。毛氏韻增,經(jīng)史古太字無點(diǎn),後人加點(diǎn)以別小大之大,非?!蹲謴 芬?,失考。

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tǒng)譜》。

葉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yǎng)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集韻》他達(dá)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huì)稽西南。亦作太。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太【卷十】【大部】

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亣(他達(dá)切)也。凡大之屬皆從大。徒蓋切

說文解字注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依韻會(huì)訂。象人形。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按天之文從一大。則先造大字也。??之文但象臂脛。大文則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參天地。是爲(wèi)大。徒葢切。十五部。古文?也大下云古文??下云籒文大。此以古文籒文互釋。明衹一字而體稍異。後來小篆偏旁或從古、或從籒。故不得不殊爲(wèi)二部。亦猶從?、從?必分系二部也。然則小篆作何字。曰。小篆作古文也。凡大之屬皆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