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訴字的解釋
訴

拼音 注音ㄙㄨˋ
部首言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YRYY 統(tǒng)一碼8A34
筆順丶一一一丨フ一ノノ一丨丶
名稱點(diǎn)、橫、橫、橫、豎、橫折、橫、撇、撇、橫、豎、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ù(ㄙㄨˋ)

⒈ ?見“訴”。

異體字

  • ?
  • ?
  • ?
  • ?
  • ?
  • ?

English

accuse; sue; inform; narrate


※ 訴的意思、基本解釋,訴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訴【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桑故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蘇故切,?音素?!墩f文》吿也?!队衿氛撘玻瑓淘V冤枉也。《廣韻》毀也?!蹲髠鳌こ墒辍粪S犫訴公于晉侯?!对]》譖也?!妒酚洝敼k傳》王有德義,故來告訴。

《說文》或作?。亦作愬。《論語》膚受之愬?!对]》愬己之冤也?!肚皾h·五行志》引作訴。

《韻會(huì)小補(bǔ)》通作遡?!稇?zhàn)國策》衞君跣行,告遡於魏?!对]》遡愬同。

《集韻》昌石切,音尺。亦毀也。《說文》本作??!蹲謴⊙a(bǔ)》譌作辨,非。辨字左從言作。

?。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訴【卷三】【言部】

告也。從言,厈省聲?!墩撜Z》曰:“訴子路於季孫?!?img src="/d/file/spz/27a9c.png" alt="?" class="wh16" />,訴或從言朔。愬,訴或從朔、心。桑故切〖注〗臣鉉等曰:厈非聲。蓋古之字音多與今異。如皀亦音香、釁亦音門、乃亦音仍,他皆放此。古今失傳,不可詳究。

說文解字注

(訴)告也。從言。?聲。桑故切。五部。凡從?之字隷變爲(wèi)厈。俗又譌斥。論語曰。訴子路於季孫。憲問篇文。

??或從言朔。

(愬)?或從朔心。今論語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