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泝字的解釋
泝

拼音 注音ㄙㄨˋ
部首氵部 總筆畫8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IRYY 統(tǒng)一碼6CDD
筆順丶丶一ノノ一丨丶
名稱點、點、提、撇、撇、橫、豎、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ù(ㄙㄨˋ)

⒈ ?同“溯”。

異體字

  • ?
  • ?
  • ?
  • ?

English

go upstream; trace source; formerly


※ 泝的意思、基本解釋,泝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泝【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桑故切《正韻》蘇故切,?音訴。與?溯同?!稜栄拧め屗纺媪鞫显粵冧В樍鞫略粵冇?。《左傳·文十年》楚子西沿漢泝江?!对]》沿,順流。泝,逆流。

向也?!稄埡狻|京賦》泝洛背河。

與遡通?!对姟で仫L》遡洄從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泝【卷十一】【水部】

逆流而上曰?洄。?,向也。水欲下違之而上也。從水?聲。遡,?或從朔。桑故切

說文解字注

(泝)逆流而上曰?洄。秦風傳曰。逆流而上曰遡洄。順流而涉曰遡游。釋水同。涉作下。?向也。向當作鄉(xiāng)。淺人所改也。漢人書向背字皆作鄉(xiāng)。不作向。中庸素隱注曰。素讀爲攻城攻其所傃之傃。傃猶鄉(xiāng)也。按遡者、從其朔。傃者、從其素。故字從朔、從素。水欲下、違之而上也。此釋洄字之義。洄違曡韻。從水。?聲。桑故切。五部。

(遡)?或從辵朔。朔亦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