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庢字的解釋
庢

拼音 zhì 注音ㄓˋ
部首廣部 總筆畫9畫 結構左上包圍
統(tǒng)一碼5EA2
筆順丶一ノ一フ丶一丨一
名稱點、橫、撇、橫、撇折、點、橫、豎、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ì(ㄓˋ)

⒈ ?阻礙;制止。。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廠、至聲


※ 庢的意思、基本解釋,庢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庢【寅集下】【廣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陟栗切,音窒?!墩f文》礙止也?!睹秮\七發(fā)》發(fā)怒庢沓?!对]》言初發(fā)怒,礙止而涌沸。

《廣韻》縣名。在京兆?!跺居钣洝飞角槐T,水曲曰庢。○按《前漢·地理志》作厔。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庢【卷九】【廣部】

礙止也。從廣至聲。陟栗切

說文解字注

(庢)礙止也。石部曰。礙者、止也。凡庢礙當作此字。今俗作窒礙。非也。七發(fā)曰。發(fā)怒庢沓。言水初發(fā)怒、礙止而涌沸也。又右扶風有盩庢縣。山曲曰盩。水曲曰庢。從廣。至聲。陟栗切。十二部。

  • 庢的詞語 組詞
  • 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