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

拼音 zhì 注音ㄓˋ
部首疒部 總筆畫11畫 結(jié)構(gòu)左上包圍
五筆UFFI 五行 統(tǒng)一碼75D4
筆順丶一ノ丶一一丨一一丨丶
名稱點(diǎn)、橫、撇、點(diǎn)、提、橫、豎、橫、橫、豎鉤、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ì(ㄓˋ)

⒈ ?肛門因血行障礙而引起的一種病:痔瘡。痔瘺(肛瘺的通稱)。

異體字

  • ?
  • ?

漢英互譯

naevus、tache、piles

造字法

形聲:從疒、寺聲

English

hemorrhoids, piles


※ 痔的意思、基本解釋,痔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zhì

〈名〉

(1) 痔瘡 [hemorrhoid]

痔,后病也。從疒,寺聲。——《說(shuō)文》

腸澼為痔?!端貑?wèn)·生氣通天論》

與人有痔病者?!肚f子·人間世》

又疥且痔?!斡瘛兜峭阶雍蒙x》

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莊子·列御寇》

(2) 又如:痔疾(痔瘡);痔病(痔瘡)

康熙字典

痔【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直里切《集韻》《韻會(huì)》丈里切《正韻》丈幾切,?池上聲?!墩f(shuō)文》後病也。《增韻》隱瘡也?!夺屆分?,食也。蟲食之也。《莊子·列禦寇》?痔者得車五乘。《抱樸子暢?卷》若夫操隋珠以彈雀,?秦痔以屬車。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痔【卷七】【疒部】

後病也。從疒寺聲。直里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痔)後病也。從?。寺聲。直理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