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d/file/zi/zidian9159.png)
蕤
部首艸部 總筆畫15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8564
筆順一丨丨一ノフノノノ丶ノ一一丨一
名稱橫、豎、豎、橫、撇、彎鉤、撇、撇、撇、捺、撇、橫、橫、豎、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蕤
⒈ ?草木的花下垂的樣子。
⒉ ?〔葳蕤〕草木茂盛的樣子。
⒊ ?〔蕤賓〕a.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第七律;b.農(nóng)歷五月的別稱。
⒋ ?指下垂的纓類裝飾物。
異體字
- 苼
- ?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drooping leaves; fringe soft, delicate
※ 蕤的意思、基本解釋,蕤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蕤
〈形〉
(形聲。上形,下聲。本義:草木花下垂) 同本義 [drooping]
蕤,草木華垂貌?!墩f文》
詞性變化
◎ 蕤
〈名〉
(1) 衣服帳?;蚱渌矬w上的懸垂飾物 [tassel]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大白冠、緇布之冠皆不蕤?!抖Y記》
(2) 花 [flower]
爭抱寒柯看玉蕤?!K軾《南鄉(xiāng)子》
(3) 花蕊 [postil(雌);stamen(雄)]
此酒乃以百花之蕤,萬木之汁,加以麟髓鳳乳釀成。——《紅樓夢》
康熙字典
蕤【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韻會》儒佳切,音甤?!墩f文》草木華垂貌?!蛾憴C(jī)·文賦》播芳蕤之馥馥。
又冠蕤?!抖Y·雜記》緇布冠不蕤。《疏》緇布冠,古法不蕤。今特云不蕤者,以後代有蕤,此以兇事故不蕤。
又蕤賔,五月律。《周語》蕤賔。《註》蕤,委蕤,柔貌也?!肚皾h·律歷志》蕤,繼也。
又萎蕤,藥名。見萎字註。
又旗名,鹵簿中有之?!短迫嗽姟吠娸谵ㄅe翠華。《集韻》省作苼。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蕤【卷一】【艸部】
艸木華垂皃。從艸甤聲。儒隹切
說文解字注
(蕤)艸木華皃。引伸凡物之垂者皆曰蕤冠緌系於纓而垂者也。禮家定爲(wèi)蕤字。夏采建綏。王制大綏小綏。明堂位夏后氏之綏。襍記以其綏復(fù)。鄭君皆改爲(wèi)緌字。謂旄牛尾之垂於杠者也。讀如冠蕤、蕤賔之蕤。白虎通說蕤賔曰。蕤者、下也。賔者、敬也。從艸。甤聲。唐韻儒佳切。非也。當(dāng)儒隨切。入五支。古音在十六部也。甤從生豕聲。豕聲在十六部。綏緌字亦皆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