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若字的解釋
若

拼音 ruò rě 注音ㄖㄨㄛˋ ㄖㄜˇ
部首艸部 總筆畫8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ADKF 五行 統(tǒng)一碼82E5
筆順一丨丨一ノ丨フ一
名稱橫、豎、豎、橫、撇、豎、橫折、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ruò(ㄖㄨㄛˋ)

⒈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⒉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無人。置若罔聞。門庭若市。

⒊ ?你,汝:若輩。“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

⒋ ?約計(jì):若干(gān )。若許。

⒌ ?此,如此:“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⒍ ?順從:“曾孫是若。”

⒎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嘆?!?/p>

⒏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⒐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⒑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若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p>

⒒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表示事物的狀態(tài):“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其他字義

rě(ㄖㄜˇ)

⒈ ?〔般若〕見“般3”。

異體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

漢英互譯

as if、if、like、seem、you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f, supposing, assuming; similar


※ 若的意思、基本解釋,若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1) 見“般若”( bōrě):智慧(佛經(jīng)用語)

(2) 另見 ruò

基本詞義

ruò

〈動(dòng)〉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個(gè)女人跪著,上面中間象頭發(fā),兩邊兩只手在梳發(fā),表示“順從”。本義:順從)

(2) 同本義 [be obedient to]

若,順也。——《爾雅·釋名》

萬民是若。——《詩·魯頌·闕宮》

天子是若?!对姟ご笱拧A民》

有孚禺若?!兑住び^》

欽若昊天?!稌虻洹?/p>

不逢不若?!蹲髠鳌ば辍?/p>

(3) 又如:若時(shí)(順應(yīng)天時(shí));若淑(溫順而善良)

(4) 如同;像 [like; as if]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赌印ど匈t中》

肌膚若 冰雪,綽約若處子?!肚f子·逍遙游》

關(guān)山度若飛?!稑犯娂つ咎m詩》

天涯若比鄰?!啤?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5) 又如:視若分?jǐn)?;若明若?好像清楚又好像不清楚);若出一轍(若出一軌。像從一個(gè)車轍里出來的。比喻言論、行動(dòng)、遭遇等完全一樣);若如(如;像);若卵投石(同“以卵擊石”。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敗);若涉淵水(若涉淵冰。比喻處境艱險(xiǎn))

(6) 擇菜 [trim vegetables]

若,擇菜也。從艸、右。右,手也?!墩f文》

(7) 引申為選擇 [choose]

《晉語》秦穆公曰:“夫 晉國之亂,吾誰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為朝夕之急?!贝酥^使誰先擇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訓(xùn)擇,擇菜引申之義也。—— 清·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8) 同,相當(dāng) [be equal to]

彼與彼年相若也?!n愈《師說》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睹献印?/p>

(9) 及;到 [arrive]

病未若死?!秶Z》

(10) 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問句) [match]

雖然,則彼疾,當(dāng)養(yǎng)者孰若妻與宰?——《禮記》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稇?zhàn)國策·齊策》

(11) 諾,應(yīng)允,后作“諾” [promise]

已若必信,則處于度之內(nèi)也?!恶R王堆漢墓帛書·經(jīng)法》

步騎之所蹂若?!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

(12) 對(duì)付,處置 [treat with;handle]

寇深矣,若之何?——《左傳·僖公十五年》

詞性變化

ruò

〈代〉

(1) 如此,這樣 [such]

出若入若。——《荀子·王霸》。注:“如此也。”

織自若。——《戰(zhàn)國策·秦策》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若許(如許;這些);若言(此言,這樣的話);若曰(這樣說);若大若小(大大小小);若此(如此,這樣);若是(如此,這樣);若斯(如此);若然(如此);若爾(如此,如果這樣)

(3) 你 [們] ;你 [們] 的 [you;your]

若,汝也?!缎栄拧?/p>

惟若寧候?!犊脊び洝よ魅恕?/p>

若則有常?!秲x禮·士昏禮記》

若肯發(fā)兵助我乎?——《漢書·匈奴傳上》

若不恭命。——《墨子·明鬼下》

命曰三日,若宿而至?!秶Z·晉語四》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妒酚洝り惿媸兰摇?/p>

若輩得無苦貧乎?!鳌?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4) 又如:若曹(你們這些人);若屬(你們);若輩(你們)

(5) 其;他的 [he;his]——用于他稱

今人處若國得罪?!赌印ぬ熘鞠隆?/p>

(6) 這個(gè),這樣——用于近指 [this]。如:若人(這個(gè)人);若士(這個(gè)人。同若人);若時(shí)(此時(shí),現(xiàn)在);若輩(這些人,這等人)

(7) 用于疑問。相當(dāng)于“怎么”、“哪里” [where]。如:若個(gè)(哪個(gè));若之何(怎么辦;也指怎么,為什么);若何(怎樣,怎么樣;亦指怎么辦;怎么,為什么);若為(怎樣;怎樣的;怎堪;怎能)

(8) 這么;那么。用同“偌” [like so]

老太太若大年紀(jì)?!都t樓夢(mèng)》

ruò

<連>

(1) 假如;如果 [if]

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bào)不谷?——《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若反國,將為亂?!妒酚洝ぺw世家》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與諸任齒?!蹲髠鳌る[公十一年》

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宋· 沈括《夢(mèng)溪筆談·活板》

天若有情天亦老?!啤?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2) 又如:若不是(如果不是);若曰(如果說);假若(假使);若其(假如,如果);若茍(若或。假如,如果);若非(如果不是;要不是);若果(如果);若使(假使,假如,如果);若是(如果,如果是)

(3) 至于 [so]。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hào),濁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4) 又如:若乃(至于。用于句子開頭,表示另起一事)

(5) 或;或者 [or]

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jì)》

若有會(huì)同?!吨芏Y·稍人》

(6) 又如:若者(或者);若大若小(大大小小)

(7) 與,和 [and]

旅王若公。——《書·召誥》

(8) 而 [but]

抑若揚(yáng)兮。——《詩·齊風(fēng)·猗嗟》

寵辱若驚?!独献印?。顧注:“而已”

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shí)在陛下?!度龂尽の褐尽?/p>

ruò

〈名〉

(1) 禾稈皮 [stem’s skin]

穌,杷取禾若也?!墩f文》。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稈皮散亂,杷而梳取之。”

(2) 香草名

杜若,香草?!墩f文》

華采衣兮若英?!冻o·云中君》

順微風(fēng),揮若芳。——傅毅《舞賦》。注:“杜也?!?/p>

衡蘭芷若?!稘h書·司馬相如傳》

(3) 又如:若芳(杜若的香氣);若英(杜若的花);若惠(香草名。杜若和蕙草)

(4) 靈木 [fairy tree]。如: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若光(古代神話中若木的光)

(5) 秦、漢時(shí)縣名 [Ruo county]。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縣東南

(6) 古水名 [Ruo River]。即今雅礱江,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東南流經(jīng)甘孜、新龍等縣,到攀枝花市東北入金沙江

(7) 姓。如:若口引(復(fù)姓)

ruò

〈助〉

(1)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面,表示事物的狀態(tài)。相當(dāng)于“貌”、“樣子”

用史巫紛若,吉?!兑住べ阖浴?/p>

有孚顆若?!兑住び^卦》

乘其四駱,六轡沃若。——《詩·小雅·裳裳者華》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衛(wèi)風(fēng)·氓》

(2) 用于句首

若昔朕其逝。——《書·大誥》

(3) 另見

康熙字典

若【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日灼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

《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mèng)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对姟ば⊙拧吩鴮O是若。

汝也?!秲x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稌x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wèi)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如也?!稌けP庚》若網(wǎng)在綱。

乃也?!吨苷Z》必有忍也,若能有濟(jì)也。

語辭?!秲x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妒琛啡粽撸欢ㄖo也。

《前漢·武帝紀(jì)》民年九十以上,爲(wèi)復(fù)子若孫。《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若若,垂貌?!肚皾h·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对]》若,海神。

歲名?!稜栄拧め屘臁诽珰q在丑曰赤奮若。

若木?!痘茨献印さ匦斡?xùn)》若木在建木西?!冻o·天問》若華何光?!对]》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水名?!端?jīng)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姓?!墩滞ā窛h下邳相若章。

《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般若,梵語謂智慧也。《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韻會(huì)》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读谠摹诽m若眞公?!对]》官賜額者爲(wèi)寺,私造者爲(wèi)招提、蘭若。

人賒切,音婼。蜀地名?!肚皾h·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唐韻古音》讀汝三略,尊?相若,強(qiáng)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wèi)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wèi)汝者?!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jù)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若【卷一】【艸部】

擇菜也。從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而灼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若)擇菜也。晉語。秦穆公曰。夫晉國之亂。吾誰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爲(wèi)朝夕之急。此謂使誰先擇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訓(xùn)擇。擇菜引伸之義也。從艸右。右手也。此?意毛傳曰。若、順也。於雙聲叚借也。又假借爲(wèi)如也、然也、乃也、汝也。又兼及之詞。五部。一曰杜若、香艸。此別一義。此六字依韻???质倾C用鍇語增。今人又用鉉本改鍇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