搘

拼音 zhī 注音
部首扌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RFTJ 統(tǒng)一碼6418
筆順一丨一一丨一ノノフ丨フ一一
名稱橫、豎鉤、提、橫、豎、橫、撇、撇、豎彎鉤、豎、橫折、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ī(ㄓ)

⒈ ?古同“支”,支撐。

異體字

English

prop


※ 搘的意思、基本解釋,搘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zhī

〈動(dòng)〉

(1) 同“支”。支撐 [support]

越婦搘機(jī), 吳蠶作繭。—— 李賀《春晝》

(2) 又如:搘頤(以手托頰)

康熙字典

搘【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正韻》旨而切,音支。搘捂也?!短茣つ显t傳》初鳳迦異築柘東城,諸葛亮石刻故在,文曰:?卽仆,常以石搘捂。亦作枝。

作支。別從木作榰。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支【卷三】【支部】

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凡支之屬皆從支。?,古文支。章移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此於字形得其義也。章移切。十六部。凡支之屬皆從支。

?)古文支。上下各分竹之半。手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