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關于贊美的古詩

贊美

共收錄〔303〕首關于贊美的古詩

本頁收錄的有關贊美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jù)熱度排序,通過這些贊美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詩詞名家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有關贊美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詠雪

南北朝劉義慶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陋室銘

唐代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張衡傳

南北朝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jīng),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è)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jīng),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o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蘇武傳(節(jié)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贡M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方欲發(fā)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箯垊僭S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fā)兵與戰(zhàn),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蓖鯁枺骸昂我灾??”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jié)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嗳缰^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則幸得脫矣?!紡钠溆嫞笸跻嘈疑獬?。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庇谑峭跽僖?,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壁w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

唐代李賀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

唐代杜甫

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

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

雪里梅花詩

南北朝陰鏗

春近寒雖轉(zhuǎn),梅舒雪尚飄。

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

九日水閣

宋代韓琦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唐代李白

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

霜凋逐臣發(fā),日憶明光宮。

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

唐代陳子昂

忽聞天上將,關塞重橫行。

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

送岑征君歸鳴皋山

唐代李白

奕世皆夔龍,中臺竟三拆。

奈何天地間,而作隱淪客。

送范德孺知慶州

宋代黃庭堅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敵人開戶玩處女,掩耳不及驚雷霆。

送王郎

宋代黃庭堅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贈君以黟川點漆之墨,送君以陽關墮淚之聲。

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jiān)酒

宋代蘇軾

我觀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徑寸,照夜光如月。

宋中送族侄式顏

唐代高適

大夫擊東胡,胡塵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馬海邊死。

更漏子·送孫巨源

宋代蘇軾

水涵空,山照市。西漢二疏鄉(xiāng)里。新白發(fā),舊黃金。故人恩義深。

海東頭,山盡處。自古空槎來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歸。

潼關吏

唐代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沈下賢

唐代杜牧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

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huán)佩月如襟。

塞下曲二首·其二

唐代王涯

年少辭家從冠軍,金鞍寶劍去邀勛。

不知馬骨傷寒水,惟見龍城起暮云。

望海潮 上蘭州守

金朝鄧千江

云雷天塹,金湯地險,名藩自古皋蘭。營屯繡錯,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關。

鏖戰(zhàn)血猶殷。見陣云冷落,時有雕盤。靜塞樓頭,曉月依舊玉弓彎。

出塞

清代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贈郭季鷹

唐代李白

河東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無我位,清光獨映君。

念奴嬌·和趙國興知錄韻

宋代辛棄疾

為沽美酒,過溪來、誰道幽人難致。更覺元龍樓百尺,湖海平生豪氣。自嘆年來,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東風歸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莊周,夢中蝴蝶,花底人間世。記取江頭三月暮,風雨不為春計。萬斛愁來,金貂頭上,不抵銀瓶貴。無多笑我,此篇聊當賓戲。

酬朱慶馀

唐代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版本一)

贈項斯

唐代楊敬之

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于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玉京謠·蝶夢迷清曉

宋代吳文英

陳仲文自號藏一,蓋取坡詩中“萬人如海一身藏”語。為度夷則商犯無射宮腔制此贈之。

蝶夢迷清曉,萬里無家,歲晚貂裘敝。載取琴書,長安閑看桃李。爛繡錦、人?;▓?,任客燕、飄零誰計。春風里。香泥九陌,文梁孤壘。

送客之江寧

唐代韓翃

春流送客不應賒,南入徐州見柳花。

朱雀橋邊看淮水,烏衣巷里問王家。

贈別從甥高五

唐代李白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

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代高適

還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還山識君心。

人生老大須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題畫竹

清代鄭燮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

銅官山醉后絕句

唐代李白

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

應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

唐叔良溪居

明代張羽

高齋每到思無窮,門巷玲瓏野望通。

片雨隔村猶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風。

七夕

唐代李商隱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精衛(wèi)·萬事有不平

清代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湘妃

唐代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神娥蓋江水。

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唐代岑參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客中行

唐代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觀書

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代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xiāng)。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

唐代柳宗元

奔鯨沛,蕩海垠。

吐霓翳日,腥浮云。

唐鐃歌鼓吹曲·高昌

唐代柳宗元

麹氏雄西北,別絕臣外區(qū)。

既恃遠且險,縱傲不我虞。

清平樂·千花百草

宋代晏幾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歸了。拾蕊人稀紅漸少。葉底杏青梅小。

小瓊閑抱琵琶。雪香微透輕紗。正好一枝嬌艷,當筵獨占韶華。

飲酒·其八

魏晉陶淵明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

宋代黃庭堅

酒澆胸次不能平,吐出蒼竹歲崢嶸。

臥龍偃蹇雷不驚,公與此君俱忘形。

飲酒·其八

魏晉陶淵明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少年中國說

清代梁啟超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jīng)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jīng)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茍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茍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fā)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代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xiāng)。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