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譯文及注釋
譯文
岸邊的楊柳垂下金黃色的枝條,雨過天晴,黃鶯兒在盡情地嗚叫。我的家就在綠楊樹旁邊靠近通衙大道,來來往往經(jīng)過許多許多的王孫年少。
我在高樓上半卷起簾子往下瞧,王孫公子們騎著馬越去越遠(yuǎn)。我舉袖遮瞼把眉皺,感嘆知音相逢這么難。
注釋
醉公子,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楊升庵《詞品》云:“唐詞多緣題所賦,《醉公子》,詠公子醉也”。
鶯百囀:形容鶯的啼叫聲非常動(dòng)聽。
少年:小青年。
斂袖:整理衣抽。翠蛾攢(cuán):即攢眉皺眉,蹙眉。翠蛾:指眉毛。古人稱女子的細(xì)而長的眉毛為蛾眉,因?yàn)槠湫嗡贫甑挠|須。古代女子以黛畫眉,黛為青黑色顏料,故稱翠蛾。
爾許:如許,這樣。
參考資料:
1、費(fèi)振剛主編 顧農(nóng),徐俠著.中國歷代名家流派詞傳 花間派詞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439
2、王洪主編.唐宋詞精華分卷:朝華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93
鑒賞
《醉公子·岸柳垂金線》輕借流麗瀟灑之筆,用岸柳明媚鶯聲如簧的環(huán)境作襯托,委婉曲折地描寫一位別后婦女的春思。“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起拍二句,為對(duì)春日景物的描繪:“岸柳”已被春風(fēng)吹綠,垂下縷縷長有嫩葉的枝條,而雨后新晴,黃鶯百囀,一片春光融融。
“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睂懠揖迎h(huán)境及宅前路上來往多青年人的情景。美景當(dāng)前,故少年人來游者眾,這一切都暗示這是一個(gè)易于挑起春情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gè)令人憶起少年情事的地方。潛氣內(nèi)蘊(yùn),深藏不露。
“馬嘶芳草遠(yuǎn),高摟簾半掩?!边^片二句,寫由所見來往多青年人而引發(fā)的對(duì)心上的人的思念:女主人公聞馬嘶以為心上人即將來到,因而于樓上卷簾望遠(yuǎn),但并未見到心上人,唯見郊原芳草連綿直伸向天邊。這里只說“簾半卷”,不像后來宋詞“倚危樓,望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之類直說,“點(diǎn)到即止”,正是唐五代詞的含蓄處。
“斂袖翠蛾攢,相逢?duì)栐S難?!苯Y(jié)拍二句,言因不見心上人的身影,女主人公眉峰緊鎖、愁思滿腹,并慨嘆和心上人見面是如此之難。這里以蹙眉表愁態(tài),于是不由內(nèi)心發(fā)出惆悵無奈問己又問人的“相逢而不離開卻是如此的艱難”的嗟嘆。
顧敻簡(jiǎn)介
五代·顧敻的簡(jiǎn)介
[約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無考,約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時(shí),(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給事內(nèi)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國,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詼諧,仁前蜀時(shí),見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舉諜以譏刺他們,一時(shí)傳笑。敻工詞,作風(fēng)間似溫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見花間集及唐五代詞)。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15篇)〕猜你喜歡
-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出自 唐代 杜甫: 《贈(zèng)衛(wèi)八處士》
-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 春山暖日和風(fēng),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出自 宋代 蘇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mèng)》
-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出自 唐代 張九齡: 《望月懷遠(yuǎn)》
-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fēng)百事非。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采桑子·當(dāng)時(shí)錯(cuò)》
-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出自 宋代 辛棄疾: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