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人 > 清代詩人 > 鮑之鐘

鮑之鐘簡介

鮑之鐘 鮑之鐘(1740-1802),清詩人。字論山,一字禮鳧,號雅堂,丹徒人。鮑皋之子。乾隆下江南,之鐘獻詩賦,召試第一,授內(nèi)閣中書。乾隆三十四年(1769)進士及第,歷充廣東鄉(xiāng)試副考官,升戶部郎中。居官以風(fēng)骨聞。為權(quán)臣和珅所壓,浮沉郎署。好拔引寒俊。流連詩酒以終。之鐘詩有家法,父為“京口三詩人”之一。官京師時,與洪亮吉、吳錫麒、趙懷玉唱酬最多,法式善稱為“詩龕四友”。著有《論山詩稿》、《山海經(jīng)韻語》。 ...〔? 鮑之鐘的詩文(8篇)

題謝薌泉侍御金焦放舟圖

清代鮑之鐘

謝公只愛東山住,未識金焦兩點青。何似稱詩狂御史,相將放棹古中泠。

天空鐃吹驚秋籟,波靜魚龍避使星。我自菰蒲慚舊隱,十年孤負草堂靈。

廣陵中秋待月

清代鮑之鐘

竹西高館坐披云,霽少陰多客思紛。秋到此時剛一半,月從何處得三分。

鐙殘別館和煙濕,葉走空階雜雨聞。似有簫聲橋畔路,酒闌惆悵杜司勛。

贈嚴冬友 其一

清代鮑之鐘

淮南秋杪見飛鴻,萍梗無端接遠風(fēng)。海內(nèi)有情吾輩在,天涯多病幾人同。

殷勤酒盞違官閣,珍重吟箋托釣筒。柳色已殘梅信早,憑誰折寄慰匆匆。

贈嚴冬友 其二

清代鮑之鐘

丁卯橋邊舊有村,維舟相訪值黃昏??统罱D(zhuǎn)山陰棹,鄉(xiāng)夢遙連白下門。

云暗西津分雁影,月明南浦失潮痕。林宗此日方游藝,剪韭何人共夕飧。

歷游三山大悲諸寺

清代鮑之鐘

山深趣不窮,寺古荒亦妙。我來值秋晚,霜葉紅如燒。

徑曲遂幽尋,峰明宜遠眺。坡陀上下竺,歷落東西廟。

暮抵潭柘寺

清代鮑之鐘

峰峰帶夕陽,倏已落山背。參差樓殿影,遠山藤蘿外。

沿緣白石灣,豁開青蓮界。郁然松檜深,金剎山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