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人 > 清代詩人 > 吳性誠

吳性誠簡介

吳性誠 吳性誠,字樸庵,湖北黃安人。清廩貢生。遵川楚例捐縣丞,來閩候委。嘉慶十七年 (1812)任澎湖通判,嘉慶二十年 (1815)任鳳山縣丞,建阿緱書院。嘉慶二十一年(1816)正月任彰化知縣,時(shí)值谷貴,群盜起,性誠日夜撫諭,勸平糶,設(shè)粥廠,民免流亡。課士有知人明,所識拔,后皆登第,貧士鄉(xiāng)會試,往往資助之。并改建文昌祠、書院、學(xué)署等。善布施,頗有政聲。以捕盜有功,道光四年(1824)任淡水同知,未幾以病告歸,到家一月卒。 ...〔? 吳性誠的詩文(28篇)

入山歌 其二

清代吳性誠

婆娑洋世界原寬,自歸版圖衽席安。兩戒河山經(jīng)擘畫,百年疆索定紆盤。

土牛紅線分番漢,文身剺面判衣冠。毋相越畔設(shè)險(xiǎn)守,舊章遵循永不刊。

入山歌 其三

清代吳性誠

七十二社部落分,茹毛飲血麋鹿群。中有曠隰名埔社,水繞山圍佳勝聞。

周回斜闊幾百里,豐草長林平如砥。雕題黑齒結(jié)茅居,歌哭聚族皆依此。

入山歌 其五

清代吳性誠

我聞痛心兼疾首,終夜徬徨繞床走。同為赤子保無方,斷腸愧赧惟引咎。

傳聞此番知大義,曾助王師殲丑類。有功不賞禍太奇,發(fā)指兇殘頻墜淚。

入山歌 其四

清代吳性誠

朅來搆隙失鄰好,水社殺機(jī)藏已早。諜謀暗引貪利徒,滅虢還從虞假道。

偽呼庚癸乏軍糧,欲向山中乞鹿場。矯稱官長張紅蓋,襲取其社不可當(dāng)。

入山歌 其六

清代吳性誠

自顧庸才忝斯土,未然弛禁疏防堵。筍輿冒雨入云山,事后勤勞恐無補(bǔ)。

溪回路轉(zhuǎn)駭蠶叢,羊腸叱馭笑籠東。敢辭險(xiǎn)阻勾留苦,仗劍橫掃魑魅空。

初到澎湖歌

清代吳性誠

新秋來澎島,風(fēng)掛紫瀾旌。又擊中流楫,孤帆一葉輕。

天際微云抹,列嶼睹崢嶸。蓮花開瓣瓣,形勢極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