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懔簡介

宗懔 (約500—約563)北周人,原籍南陽涅陽,八世后,子孫移居江陵,字元懔。少聰敏好學,鄉(xiāng)里號為“童子學士”。梁武帝普通中,為湘東王蕭繹兼記室,轉(zhuǎn)刑獄,仍掌書記。歷臨汝、建成、廣晉等令。蕭繹鎮(zhèn)荊州,為別駕。及蕭繹(元帝)即位,以為尚書郎,封信安縣侯。累遷吏部尚書。元帝承圣三年,江陵沒,入北周。孝閔帝拜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明帝即位,與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書。有《荊楚歲時記》及文集。 ...〔? 宗懔的詩文(4篇)

和歲首寒望詩

南北朝宗懔

旅騎出平原,鉦鐃遍野喧。接里開都邑,連車駐小門。

稻車回故塢,獵馬轉(zhuǎn)新村。古碑空戴石,山龕未上幡。

早春詩

南北朝宗懔

昨暝春風起,今朝春氣來。鶯鳴一兩囀,花樹數(shù)重開。

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游客傷千里,無暇上高臺。

麟趾殿詠新井詩

南北朝宗懔

當為醴泉出,先令浪井開。銅新九龍殿,石勝凌云臺。

春望詩

南北朝宗懔

日暮春臺望,徙倚愛馀光。都尉新移棗,司空始種楊。

一枝猶桂馥,十步有蘭香。望望無萱草,忘憂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