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人 > 宋代詩人 > 李若水

李若水簡介

李若水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縣(今河北曲周縣)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國。靖康二年隨宋欽宗至金營,怒斥敵酋完顏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贈觀文殿學士,謚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兆谛退哪辏?122年),為元城尉,調(diào)平陽府司錄,濟南府教授,除太學博士。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遷著作佐郎。使還,擢尚書吏部侍郎兼權開封府尹。二年,從欽宗至金營,金人背約,逼欽宗易服,若水敵不屈殘殺,時年三十五。 ...〔? 李若水的詩文(115篇)

人物生平

  李若水早年在太學讀書,進士及第后,歷任元城(今大名)尉,平陽府(今山西省臨汾縣)司錄,濟南教授等職。當時徽宗昏庸無能,朝政由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把持,對北方日漸強大的金國采取妥協(xié)投降戰(zhàn)略,“主和”派占據(jù)上風,李若水對此極為憤慨,多次上書皇帝,深中時病,條陳興國治邦良策。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欽宗繼位,加封李若水為禮部尚書,李若水十分謙遜,不受,改封吏部侍郞。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大舉南侵,徽、欽二帝被俘,備受羞辱,李若水仗義執(zhí)言,怒斥金國統(tǒng)帥粘罕不講信義,粘罕見李若水忠勇可嘉,想收買留用,便許以高官厚祿,對李若水說:“今日順從,明日富貴矣!”李若水嚴辭拒絕,粘罕又命仆從勸慰李若水,說:“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歸覲!”李若水叱之說:“忠臣事君,不復顧家矣!”李若水大義凜然,罵聲不絕,粘罕無奈,命人割下李若水舌頭,李若水不能用口罵,便怒目而視,以手相指,又被挖目斷手,最后寸磔而死(即凌遲處死),死年三十五歲。

  南宋高宗即位后,下詔:“若水忠義之節(jié),無比倫,達于聯(lián)聞,為之涕泣”。贈觀文殿學士,謚曰“忠愍”故李若水有“南朝一人”的美稱。

題畫扇

宋代李若水

坡頭霜木秋半老,沙際水禽時一雙。

乞我短篷歸去好,醉聽夜雨臥荒江。

鐵冠道士寄書

宋代李若水

金甲將軍傳好夢,鐵冠道士寄新書。

我與云長隔異代,翻疑此事太荒虛。

題趙進夫勝軒詩

宋代李若水

山色堆藍重,水光拖練寒。

主人看不足,終日憑欄干。

途中

宋代李若水

馬足疲長路,林端霽色開。

客程經(jīng)十驛,村酒只三杯。

西游

宋代李若水

綠暗紅疏春事休,此身孑孑又西游。

不堪回首斜陽外,一片黃云萬古愁。

聞卞氏舊有怪石藏宅中問其遺孫指一廢井云盡

宋代李若水

昔人游宦久江湖,怪石嵌空駭里閭。

一井深藏緣底事,百年不出待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