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秀端的詩 > 踏莎行 中秋寄楚鄉(xiāng)

踏莎行 中秋寄楚鄉(xiāng)

[清代]:張秀端

極目行云,銷魂良夜。別來五度蟾圓矣。天涯同是此時看,清光一樣人千里。

嬉笑庭前,嬌憨兒女。那知人自愁如此。明年今夕又如何,回頭舊事成流水。

張秀端簡介

唐代·張秀端的簡介

張秀端,字蘭士,番禺人。維屏次女,錢邦彥室。有《碧梧樓詩詞鈔》。

...〔 ? 張秀端的詩(14篇)

猜你喜歡

松樹

唐代元稹

華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遙各各,葉葉相重重。
槐樹夾道植,枝葉俱冥蒙。既無貞直干,復有罥掛蟲。
何不種松樹,使之搖清風。秦時已曾種,憔悴種不供。

橋上

元代陳高

落日清溪上,涼風梓樹秋。北來船竟泊,南去水空流。

宇宙終無極,干戈未肯休。野人無意緒,獨立數(shù)歸鷗。

重五日入山由苗栗至大湖

梁成楠

溪行有深湍,山行無寸土。當暑踐炎石,似魚游熱釜。

對嶺見深林,林深防猛虎。殺人飲其血,手把髑髏舞。

至日留安肅署中

明代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jīng)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yù)遣荔生能應(yīng)節(jié),即防柳弱欲偷春。應(yīng)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二十

明代方獻夫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隱幽。洛下當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

唐代劉禹錫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jié)前臨南雍州。暫輟洪爐觀劍戟,
還將大筆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煙看未足,便應(yīng)重拜富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