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易順鼎的詩 > 將自唐山赴臺灣同人賦詩贈行因和楊德甫兵部韻留別 其一

將自唐山赴臺灣同人賦詩贈行因和楊德甫兵部韻留別 其一

[清代]:易順鼎

難向重華達片言,皋陶不下問沈冤。游魂八極身為轡,銜恨千齡口似鞬。

肯讓秦人剪鶉首,欲回周紀次天黿。寸心自比夔江石,那信東吳未可吞。

易順鼎簡介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

猜你喜歡

汎湖

元代龔璛

五湖何所如,來往一舟虛。水徹晴明際,人游開闔初。

青尊浮世事,白發(fā)順風梳。豈必行天下,好奇歸著書。

怪石歌

陸初望

鄱陽湖邊停短橈,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畫難為描。

饑鷹側(cè)翅摩九皋,怒猊攫爪窺云坳。立者如鶴伏者猱,澗邊臥者如潛蛟。

雨水過后作

熊東遨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

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洪鐘歌

宋代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昆侖頂上放歌

馮其庸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浣溪沙

近代呂碧城

已信潮音是梵音,滄浪淘洗去來今。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蠻煙誰扣馬,稽天狂海待填禽。樓船高處怕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