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易順鼎的詩 > 無悶 聽蛙聲,悄然賦此解

無悶 聽蛙聲,悄然賦此解

[清代]:易順鼎

星閃濃青,風暈淺黃,山影層層壓重。正一片池塘,暝愁搖動。

木杪鐙痕綠處,怕此夜、高樓難成夢。闌坐久,替誰喚起,嫩涼相送。

籬空。答幽諷。記月黑江南,悄無人共。又聽到、蠻村水田新種。

暗里催春去也,算未抵、花前鵑聲痛。能幾日,過了清明,梅雨漲天無縫。

易順鼎簡介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

猜你喜歡

招審知步月

宋代趙蕃

三年不對溪南月,況用哦詩向君說。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涼人厭熱。

虞好古挽辭

宋代史浩

躡屩擔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凌云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寄題錢塘毛氏西湖園

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

鄭惠叔閣學守建寧三首

宋代袁說友

周這士也貴,如圭璧璠璵。

東陜與南土,出入本裕如。

賀新郎·世路風波惡

宋代辛棄疾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干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寧、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

云溪雜詠

郭印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

非霧晝?;蓿灰娤囊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