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夕徠之同年招同師愚宗武觴初臺看月
六月十三夕徠之同年招同師愚宗武觴初臺看月。近代。陳三立。 溪光澹相依,晚京欲無價。逃暑二三子,箕踞戀臺榭。頑云吝不飛,皎月吐其罅。金波蕩城闕,草馨襲蘭麝。圍席雜雛鬟,按歌媚初夜。笛聲星河底,棲鴉為之下。引杯吸山影,捫腹峙嵩華。吾曹狎喪亂,蚊虻視爭霸。脫繩露地牛,留味愈啖蔗。終取主人語,天塹一彴借。(主人言初臺之勝在游舫為復(fù)成橋所隔得避喧聒)
溪光澹相依,晚京欲無價。
逃暑二三子,箕踞戀臺榭。
頑云吝不飛,皎月吐其罅。
金波蕩城闕,草馨襲蘭麝。
圍席雜雛鬟,按歌媚初夜。
笛聲星河底,棲鴉為之下。
引杯吸山影,捫腹峙嵩華。
吾曹狎喪亂,蚊虻視爭霸。
脫繩露地牛,留味愈啖蔗。
終取主人語,天塹一彴借。
(主人言初臺之勝在游舫為復(fù)成橋所隔得避喧聒)
陳三立簡介
唐代·陳三立的簡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yán),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xué)大師、歷史學(xué)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tǒng)詩人”之譽(yù)。1937年發(fā)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xù)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陳三立的詩(180篇) 〕猜你喜歡
病請至三不得許在任調(diào)治既小愈作
: 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繭關(guān),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后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huán)。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將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