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王理孚的詩 > 祝英臺 送春

祝英臺 送春

[近代]:王理孚

河陽花,金谷樹。處處感遲暮。待奏綠章,乞借春陰護(hù)。

怪他杜宇千聲,曉鐘催去。這一種、離情誰訴。

休延佇。時當(dāng)轉(zhuǎn)綠回黃,天亦有情妒。芳草游絲,橫斷踏歌路。

遮莫垂陽萬縷,將春絆住。只贏得、一天風(fēng)雨。

王理孚簡介

唐代·王理孚的簡介

王理孚

王理孚,字志澄(1876~1950),又名虬髯、髯翁,龍港鎮(zhèn)陳營里(今江山辦事處周家車,九板橋一帶)人,在此生活了20年,21歲遷鰲江居住。王理孚晚年自編《海髯詩》,請人抄寫后自加校對。抄本和一些刪馀詩由其家族保存下來,至二十世紀(jì)末由其子王載纮復(fù)印成冊。1950年病歿于永嘉縣城(今溫州市鹿城區(qū)),終年75歲。

...〔 ? 王理孚的詩(25篇)

猜你喜歡

萬年山

宋代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坐槐陰偶書

明代鐘芳

人事推遷可奈何,紛紛螻蟻上南柯。功名頻看匣中鏡,歲月真如機(jī)上梭。

蜀魄有懷終隕血,寒鴉無力欲填河。坐深庭院渾忘倦,涼露沾衣感慨多。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臺看煙火即景燈詞八首 其五

弘歷

云霞錦繡燦瀛臺,花發(fā)何須殷七來。百子池邊麟卓犖,萬年枝上鳳毰毸。

秋興八首 其三

明代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dāng)秋。

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fēng)十二樓。

唐州太守

宋代李師中

時屬艱危應(yīng)有系,天於名教豈無心。

大都狂賊終須滅,未殺忠臣禍不深。

寄頭陀端公 其二

明代李之世

黃云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