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可禪人
送可禪人。元代。梵琦。 即心是佛無心道,不覺全身入荒草。語拙今人笑古人,古人卻笑今人巧。后生晚長忌聰明,且要低頭學(xué)老成。卻憶南泉好言語,囑渠癡鈍過平生。
[元代]:梵琦
即心是佛無心道,不覺全身入荒草。語拙今人笑古人,古人卻笑今人巧。
后生晚長忌聰明,且要低頭學(xué)老成。卻憶南泉好言語,囑渠癡鈍過平生。
即心是佛無心道,不覺全身入荒草。語拙今人笑古人,古人卻笑今人巧。
後生晚長忌聰明,且要低頭學(xué)老成。卻憶南泉好言語,囑渠癡鈍過平生。
唐代·梵琦的簡介
(?—1370)元明間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曇曜。出家后居嘉興天寧寺。明初太祖建法會于蔣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為第一。學(xué)行為當(dāng)世所推崇,禪寂之外,專志凈業(yè)。自號西齋老人。所作西齋凈土詩數(shù)百首,皆蘊含凈土宗教義以勸世。
...〔
? 梵琦的詩(58篇) 〕
宋代:
敖陶孫
陣雲(yún)起西北,中原暗黃塵。
豈無匡時算,無路不得陳。
清代:
陳維崧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宋代:
方一夔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云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雲(yún)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宋代:
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zhàn)不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zhàn)不還。
清代:
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
嚙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裡與萬裡,極目何能望。
齧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餘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
郭印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
非霧晝?;?,不見夏亦寒。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
非霧晝?;?,不見夏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