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戲作種松

戲作種松

[宋代]:蘇軾

我昔少年日,種松滿東岡。

初移一寸根,瑣細(xì)如插秧。

二年黃茅下,一一攢麥芒。

三年出蓬艾,滿山散牛羊。

不見十余年,想作龍蛇長。

夜風(fēng)破浪碎,朝露珠璣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煮松脂法,用桑柴灰水。

)人事多乖迕,神藥竟渺茫。

朅來齊安野,夾路須髯蒼。

會開龜蛇窟,不惜斤斧瘡。

縱未得茯苓,且當(dāng)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飛霜。

槁死三彭仇,澡換五谷腸。

青骨凝綠髓,丹田發(fā)幽光。

白發(fā)何足道,要使雙瞳方。

卻后五百年,騎鶴還故鄉(xiāng)。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吳條聞來自婁東同泛舟錦峰飲于瞿園小閣

清代侯開國

乘興同移書畫船,名園步步許流連。松林礙日常疑雨,鳥道穿云欲上天。

山勢北來當(dāng)小閣,湖波南望接平田。酒闌無限滄桑感,話著開元各泫然。

記悔

宋代陸游

我悔不學(xué)農(nóng),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穡事,十月畢農(nóng)功。

我悔不學(xué)醫(yī),早讀黃帝書,名方手自緝,上藥如山儲。

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其二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嘁鬟t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諸路發(fā)解勸駕

宋代吳潛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

諸科唐取士,數(shù)路漢得人。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

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

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

送寬堂赴南外判宗

宋代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wèi)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yuǎn),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