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

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

[宋代]:蘇軾

汝陽真天人,絹帽著紅槿。

纏頭三百萬,不買一微哂。

共夸青山峰,曲盡花不隕。

當(dāng)時謫仙人,逸韻謝封畛。

詩成天一笑,萬象解寒窘。

驚開小桃杏,不待雷發(fā)軫。

余波尚涓滴,乞與居易稹。

爾來誰復(fù)見,前輩風(fēng)流盡。

寂寞兩詩人,殘紅對櫻筍。

饑腸得一醉,妙語傳不泯。

君來恨不與,更復(fù)相牽引。

我老心已灰,空煩扇余燼。

天游照六鑿,虛空掃充牣。

懸知色竟空,那復(fù)嗜烏吻。

蕭然一方丈,居士老龐蘊。

散花従滿裓,不答天女問。

故人猶故日,怨句寫余恨。

疑我此心在,遮防費欄楯。

應(yīng)虞已斃蛇,折尾時一蠢。

仄聞孟光賢,未學(xué)處仲忍。

(開閣放出,事見本傳。

)寄招應(yīng)已足,左右侍云鬢。

何時花月夜,羊酒謝不敏。

此生如幻耳,戲語君勿慍。

應(yīng)同亡是公,一對子虛聽。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寄中書洪益中夢菊先生四首 其三

明代曹義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云野樹思茫茫。別來每嘆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題洞霄宮

宋代周文璞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fēng)引得來。

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

題李衛(wèi)公待渡圖

清代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fēng)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

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dāng)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

絕句

元代貢奎

山雨鳴篷雁落沙,新寒先到野人家。病來誰似愁容瘦,霜樹蕭疏兩鬢華。

上饒道中雜詠三首 其二

宋代李綱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fēng)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yuǎn)謫備艱難。

蒼蒼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tuán)欒。

鷓鴣天 谷雨后五日出游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fēng),羲娥行色太匆匆??v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hù)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