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董其昌的詩 > 秋夜有集得還字

秋夜有集得還字

[明代]:董其昌

逃虛城市里,蹤跡遠(yuǎn)人間。結(jié)夢迷新路,題詩憶舊山。

星河低坐冷,秋色逐人還。好及清言夜,君今且閉關(guān)。

董其昌簡介

唐代·董其昌的簡介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qū)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jìn)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shè)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 ? 董其昌的詩(379篇)

猜你喜歡

嘲燈花鵲噪

明代于謙

鵲噪燈花亦偶然,人間喜信只虛傳。朝朝暮暮知多少,誤卻歸期又隔年。

離蔡州

宋代鄭獬

風(fēng)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jié)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題光澤卷三首 其二 紅梅圖

明代黃衷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

春風(fēng)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

次韻龔諫議輔之同游靈巖寺

劉摰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皖江舟中

清代陶士契

廓落湘中客,羈遲皖水偏。江鳴孤棹雨,云亂遠(yuǎn)村煙。

壯志慚浮梗,名場笑聚膻。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

忍草庵度夏寄貽京王二

清代侯文熺

分將禪舍作書巢,補葺何妨自剪茅??筒∽钜擞H梵夾,家貧只合薦山肴。

恰逢花盡荷擎蕊,正苦林疏筍放梢。長吏任教征稅遍,傳呼應(yīng)不到荒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