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汪畹玉的詩 > 七夕蘭韻堂雅集和韻

七夕蘭韻堂雅集和韻

[清代]:汪畹玉

良友真如膠漆投,相逢不嘆路何修。頻年乞巧應(yīng)題壁,今夕穿針懶上樓。

十姊妹花剛按月,一梧桐葉已先秋。同心遮莫傷遲暮,耿耿銀河西北流。

汪畹玉簡介

唐代·汪畹玉的簡介

汪畹玉,字佩滋,吳縣人。同縣金學(xué)蓮室。有《佩滋存草》。

...〔 ? 汪畹玉的詩(10篇)

猜你喜歡

次韻玉汝謝橘

明代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曉發(fā)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dá)宣府

李時勉

仆夫促嚴(yán)駕,曉發(fā)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

山險(xiǎn)歷層疊,路狹經(jīng)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山水友馀辭 茭白

唐代王質(zhì)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計(jì),在江湖。赤腳白腳癯,黃鮮紅鮮圬。

茭白,茭白,■人漁子手拍拍,槳芽櫓臍曉香發(fā)。

秋蘭篇

魏晉傅玄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隨風(fēng)發(fā),中有雙鴛鴦。

雙魚自踴躍,兩鳥時回翔。君其歷九秋,與妾同衣裳。

三月十一日

宋代趙蕃

少年意與春競,老老全將病供。

鵲噪芳陰樹樹,蝶飛幽夢重重。

田園游眺偶成

清代鄭獻(xiàn)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