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鄭元祐的詩 > 沈孝孫孝感行,為謝醫(yī)沈日新

沈孝孫孝感行,為謝醫(yī)沈日新

[宋代]:鄭元祐

吳東門,葑泥千頃曾無根。舟行滉漾渺無際,天水日夜相吐吞。

太平日久、人煙聚落散布洲渚上,繩擉網(wǎng)罟往往成人村。

沈仲說父、奉其高年之祖母,避喧卻掃于此安晨昏。

說也不惟、文行一如李令伯,零丁孤苦、形影相依惟此祖與孫。

祖母今年九十歲,十年三蒙賜帛恩。孫扶母出拜君命,能無芳鮮列酒樽?

阿奶喜歡、一一為孫加啖歠,便出泄瀉腑臟如雷奔。

耄齡久衰元?dú)獗?,?shù)日不復(fù)欣盤飧。說憂形于色,苦形于言。

東吳世醫(yī)沈君日新父,與沈世契、如水有委則有源。

新至切母脈,察母虛實寒與溫。謂非藥可療,精鑿曾經(jīng)臘水浸,中有谷氣可以回脾元。

作麋飲母病良愈,說也樂甚,再拜謝新難具論。嗟哉說與新,時之人,孝如說、藝如新,皆可敦薄俗、厚彝倫。

只今圣王敷五教、舉逸民,一朝徵車轟動龍伯國,陳情有表應(yīng)更語諄諄。

新也上醫(yī)國固有道,說也孝感、可以假上帝通神。

明是謂同姓,不減骨肉親。二子孝與藝,流布千秋春。

鄭元祐簡介

唐代·鄭元祐的簡介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xué)。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xué)教授,升江浙儒學(xué)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 ? 鄭元祐的詩(353篇)

猜你喜歡

張升甫惠新筍走筆代簡謝之

宋代強(qiáng)至

粉籜迎霜嫩更勻,中廚未有許嘗新。

明朝便好供佳客,只恨杯羹欠紫莼。

詣齋宮作 其一

弘歷

塵凈天逵宿雨過,帝京景物鬯清和。年來深識盈虛理,每對休徵謹(jǐn)畏多。

山中

唐代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dú)樹迥含風(fēng)。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

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yùn),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都中喜晤寶山侄攜眷自蜀歸省并應(yīng)順天鄉(xiāng)試二首 其一

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yuǎn),青眼幾人存。

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社日兩篇 其一

唐代杜甫

九農(nóng)成德業(yè),百祀發(fā)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