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三姓咽面
使至三姓咽面。唐代。張宣明。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一朝撫長劍,萬里入荒陬。豈不服艱險(xiǎn),只思清國讎。山川去何歲,霜露幾逢秋。玉塞已遐廓,鐵關(guān)方阻修。東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卒使功名建,長封萬里侯。
[唐代]:張宣明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一朝撫長劍,萬里入荒陬。
豈不服艱險(xiǎn),只思清國讎。山川去何歲,霜露幾逢秋。
玉塞已遐廓,鐵關(guān)方阻修。東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長封萬里侯。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一朝撫長劍,萬裡入荒陬。
豈不服艱險(xiǎn),隻思清國讎。山川去何歲,霜露幾逢秋。
玉塞已遐廓,鐵關(guān)方阻修。東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長封萬裡侯。
唐代·張宣明的簡介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為人有膽氣,嘗為郭元振判官,出使至三姓咽面。歷左拾遺、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玄宗先天二年(713)前后,嘗以左拾遺監(jiān)姚巂諸軍事,兼招慰使,親往蜀中驗(yàn)察山勢民情,移牒益州長史陸象先,勸其罷鑿岷山開路之役,蜀人因此得免苦役。能文工詩。嘗山行見孤松,賞玩久之,乃賦《山行見孤松成詠》詩。鳳閣舍人梁載言稱此詩“文之氣質(zhì),不減于長松”。所賦《使至三姓咽面》詩,時(shí)人亦“稱為絕唱”。事跡散見《大唐新語》卷八、卷九?!度圃姟反嬖?首。
...〔
? 張宣明的詩(2篇) 〕
宋代:
晁補(bǔ)之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絲看煮繭吐,士聽?wèi)嶃Z。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絲看煮繭吐,士聽?wèi)嶃Z。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宋代:
徐鈞
百年家學(xué)妙兵機(jī),知彼猶憐己未知。
絕愛奇功成砍樹,何緣衛(wèi)足不知葵。
百年家學(xué)妙兵機(jī),知彼猶憐己未知。
絕愛奇功成砍樹,何緣衛(wèi)足不知葵。
:
梁羽生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tái),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評(píng)。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tái),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píng)。
: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dú)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xiāng)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dú)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曆曆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xiāng)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清代:
李英
偶結(jié)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fēng)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
偶結(jié)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fēng)餐歲更貧。因思遊北固,曾作釣鱸人。
明代:
張羽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duì)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duì)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