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王之望的詩 > 贈(zèng)范覺民

贈(zèng)范覺民

[宋代]: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shí),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nèi),嶄然見頭角。

歲行在辛丑,帝策詢民泉,

一發(fā)孰能遏。揮毫不停綴,

盈卷無點(diǎn)抹。漢廷孰戟郎,

環(huán)顧皆錯(cuò)莫??v橫五千字,

字字醫(yī)國藥。期於必伐病,

非徒事迂闊。怪言一驚眾,

士論嘆且愕。皆云布及流,

志在縻好爵。乃爾張危言,

身謀胡太錯(cuò)。當(dāng)時(shí)群宗匠,

其間多齷齪。指言為沽直,

欲使趨鼎鑊。堂堂春官臣,

主張獨(dú)何桷。讜議既冰釋,

眾口不能鑠。乙科忽大闡,

秋天一雕鶚。傳誦爭取先,

紙價(jià)為翔躍。聲華頓輝赫,

藹然暨南朔。憶昔客東都,

猥而英游數(shù)。每於談笑間,

論議聞謇諤。誦語非沽名,

生平真所樂。乖離三四載,

遣我情懷惡。間者見眉宇,

颯然意氣豁。亟使羅酒漿,

沈沈動(dòng)清酌。秉燭夜相對(duì),

談詞恣潮謔。公卿頗歷詆,

治亂亦商略。間出新詩篇,

清制皆灑落。祗懷蒼生憂,

肯為窮愁作。少陵不忘主,

氣味若相若。倘使任言責(zé),

必有裨帷幄。奈何諫諍姿,

久矣滯丘壑。似聞廟堂上,

知已被新渥。一公丞烏臺(tái),

一公相黃閣,吾君皆太平,

二公系深托。薦賢乃報(bào)國,

看子翔寥廓。

王之望簡介

唐代·王之望的簡介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詩人、書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陽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縣),后寓居臺(tái)州(今浙江省臨海縣)。其父王綱,任徽州(今安徽省歙縣)通判(與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對(duì)金人立賣國求榮的張邦昌為君,為時(shí)人所敬重。紹興八年(1138年)中進(jìn)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臨海。所著有《漢濱集》、《奏議》、《經(jīng)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時(shí)期著名詩人。

...〔 ? 王之望的詩(148篇)

猜你喜歡

虞好古挽辭

宋代史浩

躡屩擔(dān)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yán)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yīng)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凌云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題舒溪漁隱卷二首 其二

明代張弼

春水桃花雙鯉魚,老姜新酒付行廚。丁寧童子休輕剖,甫里先生恐寄書。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

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扁舟撒網(wǎng)圖

明代張寧

網(wǎng)小須頻撒,舟輕宜慢搖。水深行近岸,魚上晚乘潮。

秋明室雜詩 其十三

沈尹默

灼灼雞冠花,昂然當(dāng)階前。涼飆翻豈動(dòng),秋陽曜更妍。

泯彼開落跡,無為圖畫傳。雜之百卉間,所立卓不偏。

代柬謝袁兄

宋代劉宰

漁樵并舍兩相忘,三徑回看久就荒。只有生平真活計(jì),湖光萬頃接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