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守的詩 > 余舊供觀音比得蔣穎叔所傳香山成道因緣嘆仰靈異因為贊于后

余舊供觀音比得蔣穎叔所傳香山成道因緣嘆仰靈異因為贊于后

[宋代]:張守

大哉觀世音,愿力不思議?;砬О賰|,于一剎那頃。

香山大因緣,憫念苦海眾。慈悲示修證,欲同到彼岸。

受辱不退轉(zhuǎn),是乃忍辱仙。抉眼斷兩手,不啻棄涕唾。

欻然千手眼,照用無邊際。至人見與執(zhí),不在千手眼。

向來棄去時,初無一毫欠。乃至以千記,我亦無贏馀。

是故將示寂,還復(fù)本來相。猶如大虛空,云電或風(fēng)霾。

須臾各霽止,太虛自寥廓。我今仰靈蹤,歡喜發(fā)洪愿。

今生未喪世,誓愿永歸依。更與見聞?wù)?,同登無上法。

張守簡介

唐代·張守的簡介

(1084—1145)常州晉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號東山居士?;兆诔鐚幎赀M(jìn)士。擢監(jiān)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張恢復(fù)中原,反對畫江自守。歷御史中丞、翰林學(xué)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四年,除參知政事。未幾罷知紹興府,改福州。六年,復(fù)參知政事,兼權(quán)樞密院事。后歷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謚文靖。有《毗陵集》。

...〔 ? 張守的詩(132篇)

猜你喜歡

舟次清口 其一

宋代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zhuǎn)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歸京口

宋代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

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

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fēng)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xì)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大行皇太后挽詞二首

宋代陳師道

扶日行黃道,乘云上紫微。

憂勞形末命,恭儉見陳衣。

題溫泉

唐代李涉

能使時平四十春,開元圣主得賢臣。
當(dāng)時姚宋并燕許,盡是驪山從駕人。

梧州雜詩 其五

清代錢澄之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