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清道
贈清道。宋代。沈遼。 少年好書老彌篤,牙簽錦囊數(shù)百軸。江左墨妙世不矚,有唐諸公粗可錄。諸公草法無可稱,中葉始有張顛名。張顛下筆有神會,其妙不似點畫成。后來沙門有藏真,措意瀟灑尤更精。當時二子最名盛,至今學者皆伏膺。本朝蘇公名弟兄,汝南蒲陽亦有聲。比來諸公已老死,其馀卑俗類可憎。我昔乘興游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始知無擇得此道,長沙道人今復生。歸來窮巷掩柴荊,惠然相訪得忘形。贈我數(shù)行豈無意,勢如九河注滄溟。中間龍蜃降沒升,歡伏不暇獨可驚。自欲何能謝言情,欲贈金玉還愧輕。慇勤之揖喜不勝,使我驅霧老眼明。
[宋代]:沈遼
少年好書老彌篤,牙簽錦囊數(shù)百軸。江左墨妙世不矚,有唐諸公粗可錄。
諸公草法無可稱,中葉始有張顛名。張顛下筆有神會,其妙不似點畫成。
后來沙門有藏真,措意瀟灑尤更精。當時二子最名盛,至今學者皆伏膺。
本朝蘇公名弟兄,汝南蒲陽亦有聲。比來諸公已老死,其馀卑俗類可憎。
我昔乘興游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始知無擇得此道,長沙道人今復生。
歸來窮巷掩柴荊,惠然相訪得忘形。贈我數(shù)行豈無意,勢如九河注滄溟。
中間龍蜃降沒升,歡伏不暇獨可驚。
自欲何能謝言情,欲贈金玉還愧輕。慇勤之揖喜不勝,使我驅霧老眼明。
少年好書老彌篤,牙簽錦囊數(shù)百軸。江左墨妙世不矚,有唐諸公粗可錄。
諸公草法無可稱,中葉始有張顛名。張顛下筆有神會,其妙不似點畫成。
後來沙門有藏真,措意瀟灑尤更精。當時二子最名盛,至今學者皆伏膺。
本朝蘇公名弟兄,汝南蒲陽亦有聲。比來諸公已老死,其馀卑俗類可憎。
我昔乘興遊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始知無擇得此道,長沙道人今複生。
歸來窮巷掩柴荊,惠然相訪得忘形。贈我數(shù)行豈無意,勢如九河注滄溟。
中間龍蜃降沒升,歡伏不暇獨可驚。
自欲何能謝言情,欲贈金玉還愧輕。慇勤之揖喜不勝,使我驅霧老眼明。
唐代·沈遼的簡介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jiān)內藏庫。
...〔
? 沈遼的詩(292篇) 〕
宋代:
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唐代:
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清代:
梁啟超
久分生涯托澗薖,齏鹽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銷磨盡,風雨中宵一嘯歌。
久分生涯托澗薖,齏鹽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銷磨盡,風雨中宵一嘯歌。
宋代:
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顔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明代:
楊士奇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