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奉酬正夫即次元韻
走筆奉酬正夫即次元韻。宋代。沈遼。 樂府古有行路難,但悲白發(fā)憐朱顏。時命多向賢才慳,詰屈不平萬世間。壯心欲馳步輒跚,試出鋒穎官已瘝。中心忽忽惓且煩,不如歸去江海閑。要懸大刀數(shù)撫镮,何陋九夷與八蠻。自顧鄙性疏且頑,誰能隨時事黠奸。從來多病筋力孱,正當落魄臥深山。敝廬數(shù)椽粗可跧,安居里巷鎖重關(guān)。終日無人踐茅菅,冠帶不修衣袂黫。高歌一曲舞云鬟,比鄰有酒時見頒。春風秋月與我閑,夜靜佩玉鳴珊珊。高人逸士或往還,蓬舟自訪來前灣。行歌紅藥與香蘭,已憎俗物近塵寰。一身蕭然念早鰥,髭須憔悴半已斑。誰能更問禿與鬝,旦聽溪水聲潺潺。強來為吏腰少彎,幸讀君詩錦繡篇。相望郁郁何可刪,君豈久居五兩綸。
[宋代]:沈遼
樂府古有行路難,但悲白發(fā)憐朱顏。時命多向賢才慳,詰屈不平萬世間。
壯心欲馳步輒跚,試出鋒穎官已瘝。中心忽忽惓且煩,不如歸去江海閑。
要懸大刀數(shù)撫镮,何陋九夷與八蠻。自顧鄙性疏且頑,誰能隨時事黠奸。
從來多病筋力孱,正當落魄臥深山。敝廬數(shù)椽粗可跧,安居里巷鎖重關(guān)。
終日無人踐茅菅,冠帶不修衣袂黫。高歌一曲舞云鬟,比鄰有酒時見頒。
春風秋月與我閑,夜靜佩玉鳴珊珊。高人逸士或往還,蓬舟自訪來前灣。
行歌紅藥與香蘭,已憎俗物近塵寰。一身蕭然念早鰥,髭須憔悴半已斑。
誰能更問禿與鬝,旦聽溪水聲潺潺。強來為吏腰少彎,幸讀君詩錦繡篇。
相望郁郁何可刪,君豈久居五兩綸。
樂府古有行路難,但悲白發(fā)憐朱顔。時命多向賢才慳,詰屈不平萬世間。
壯心欲馳步輒跚,試出鋒穎官已瘝。中心忽忽惓且煩,不如歸去江海閑。
要懸大刀數(shù)撫镮,何陋九夷與八蠻。自顧鄙性疏且頑,誰能隨時事黠奸。
從來多病筋力孱,正當落魄臥深山。敝廬數(shù)椽粗可跧,安居裡巷鎖重關(guān)。
終日無人踐茅菅,冠帶不修衣袂黫。高歌一曲舞雲(yún)鬟,比鄰有酒時見頒。
春風秋月與我閑,夜靜佩玉鳴珊珊。高人逸士或往還,蓬舟自訪來前灣。
行歌紅藥與香蘭,已憎俗物近塵寰。一身蕭然念早鰥,髭須憔悴半已斑。
誰能更問禿與鬝,旦聽溪水聲潺潺。強來為吏腰少彎,幸讀君詩錦繡篇。
相望郁郁何可刪,君豈久居五兩綸。
唐代·沈遼的簡介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jiān)內(nèi)藏庫。
...〔
? 沈遼的詩(292篇) 〕
清代:
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
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複西。野漲忽迷三裡渡,村謳猶唱六郎堤。
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
王僧孺
楓林曖似畫,沙岸凈如掃??栈\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游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
楓林曖似畫,沙岸淨如掃。空籠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遊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
:
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zhuǎn),游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一氣貫寥寥。冥混裡、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zhuǎn),遊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清代:
金居敬
人靜黃昏后,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xiāng)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人靜黃昏後,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xiāng)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
弘歷
浴佛傳佳節(jié),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
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云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浴佛傳佳節(jié),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年。
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雲(yún)遙在望,愧我未忘緣。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fā)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fā)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