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chuàng)二山
初創(chuàng)二山。宋代。沈遼。 左山叢古木,縈帶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斷蒼玉。于此豈無竹,蕭疏倚巖谷。上參九頂?shù)?,俯浸青溪澳。于彼豈無石,嵌崖大如屋。景業(yè)讀書處,基構(gòu)有遺躅。始吾購二山,何為不相屬。中間古蘭若,臺觀當(dāng)山腹。巖洞九十七,龍蛇所潛伏。昔人作軒榭,高深寄林麓。我乃巢西崦,手自親鋤斸。青溪漫無際,島嶼相重復(fù)。雨馀山更佳,春流漲平峪。下瞰池陽市,修煙弄芬馥。大江天上來,淮山點眉綠。老夫豈無意,落日傲鴻鵠。東嶺亦誅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華勢相續(xù)。白云與誰期,千載媚平陸。清曠無俗韻,修明資遠目。去秋已種麥,今春復(fù)栽粟。野老豈余欺,東坡幸膏沐。二山誰與適,最與枯藤熟。相見詎無人,顧我真麋鹿。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問君平卜。
[宋代]:沈遼
左山叢古木,縈帶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斷蒼玉。
于此豈無竹,蕭疏倚巖谷。上參九頂?shù)?,俯浸青溪澳?/p>
于彼豈無石,嵌崖大如屋。景業(yè)讀書處,基構(gòu)有遺躅。
始吾購二山,何為不相屬。中間古蘭若,臺觀當(dāng)山腹。
巖洞九十七,龍蛇所潛伏。昔人作軒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親鋤斸。青溪漫無際,島嶼相重復(fù)。
雨馀山更佳,春流漲平峪。下瞰池陽市,修煙弄芬馥。
大江天上來,淮山點眉綠。老夫豈無意,落日傲鴻鵠。
東嶺亦誅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華勢相續(xù)。
白云與誰期,千載媚平陸。清曠無俗韻,修明資遠目。
去秋已種麥,今春復(fù)栽粟。野老豈余欺,東坡幸膏沐。
二山誰與適,最與枯藤熟。相見詎無人,顧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問君平卜。
左山叢古木,縈帶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斷蒼玉。
于此豈無竹,蕭疏倚巖谷。上參九頂?shù)?,俯浸青溪澳?/p>
于彼豈無石,嵌崖大如屋。景業(yè)讀書處,基構(gòu)有遺躅。
始吾購二山,何為不相屬。中間古蘭若,臺觀當(dāng)山腹。
巖洞九十七,龍蛇所潛伏。昔人作軒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親鋤斸。青溪漫無際,島嶼相重複。
雨馀山更佳,春流漲平峪。下瞰池陽市,修煙弄芬馥。
大江天上來,淮山點眉綠。老夫豈無意,落日傲鴻鵠。
東嶺亦誅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華勢相續(xù)。
白雲(yún)與誰期,千載媚平陸。清曠無俗韻,修明資遠目。
去秋已種麥,今春複栽粟。野老豈餘欺,東坡幸膏沐。
二山誰與適,最與枯藤熟。相見詎無人,顧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問君平蔔。
唐代·沈遼的簡介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xí)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fēng)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zé)監(jiān)內(nèi)藏庫。
...〔
? 沈遼的詩(292篇) 〕
宋代:
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fù)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複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tài)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tài)意怦怦。問卿卿。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cè)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jié)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xué)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cè)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jié)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xué)坐禪。
唐代:
李涉
能使時平四十春,開元圣主得賢臣。
當(dāng)時姚宋并燕許,盡是驪山從駕人。
能使時平四十春,開元聖主得賢臣。
當(dāng)時姚宋并燕許,盡是驪山從駕人。
:
釋懷深
有求皆是苦,眾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有求皆是苦,衆(zhòng)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宋代:
薛嵎
孤僻由天性,看山獨展眉。豈無身后慮,猶課病中詩。
泉石寧非祟,蒼旻不可知。平生唯愛菊,增我九秋悲。
孤僻由天性,看山獨展眉。豈無身後慮,猶課病中詩。
泉石甯非祟,蒼旻不可知。平生唯愛菊,增我九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