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逢原的詩 > 題高房山夜圖

題高房山夜圖

[宋代]:張逢原

地位清高眼見寬,盡收風(fēng)景入毫端。

廢宮臺榭和歌舞,隔岸江山對月看。

一水中分吳越近,層樓低接斗牛寒。

有聲畫意吟難了,更把瑤琴膝上彈。

張逢原簡介

唐代·張逢原的簡介

張逢原,字淵甫,號泉月,海昌(今浙江海寧西南)人。九成曾孫、伯雨祖。宋末通判漳州。宋亡不仕,家有泉月精舍,與高克恭、仇遠(yuǎn)等人吟詠其中。事見《趙氏鐵網(wǎng)珊瑚》卷一三、《珊瑚木難》卷五劉基《句曲外史張伯雨墓志銘》。

...〔 ? 張逢原的詩(2篇)

猜你喜歡

答友人見懷

清代博爾都

憶爾清風(fēng)夕,懷予定有吟。悠悠東去水,不及此情深。

為覓無聲句,酬茲太古心。來宵新月上,待爾再彈琴。

錄汴梁宮人語十九首 其七

金朝楊奐

仁壽生辰節(jié),君王進(jìn)玉卮。壽棚兼壽表,留待北還時。

又題伍相廟

周南

廢堞披榛舊,羈臥畢命心。

江湖吞故壑,貌相匪斯今。

頌古十七首

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dāng)?shù)牡鄱级 ?/p>

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rèn)得聲。

十六字令 其二

清代洪炳文

簾。一幅湘紋壓小檐。微雨度,響戛玉鉤尖。

留別定國侄

明代李孫宸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fù)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余亦借箴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