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因的詩 > 道士孫伯英容城故居

道士孫伯英容城故居

[元代]:劉因

政教才氣敵希夷,冠帔翻然亦未宜。誰辨胡寅論鴻客,只除坡老識安期。

可憐喬木空秋色,惟有青山似舊時(shí)。欲傳先賢問遺事,故園猿鶴不勝悲。

劉因簡介

唐代·劉因的簡介

劉因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xué)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yīng)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xué)士、資政大夫、上護(hù)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xiāng)紳為劉因建祠堂。

...〔 ? 劉因的詩(211篇)

猜你喜歡

雨后漫興

清代曉青

云山一段畫,秋雨來奪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

老顛瞥然見,狂叫嘆絕奇。使我有意為,必不得如斯。

頌古三十一首

宋代釋安永

擊碎髑髏,敲出骨節(jié)。

明眼人前,自彰丑拙。

游靈山二首

宋代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

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又次韻答之十首 其九

釋德洪

我亦從來徹骨貧,誰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勞收取,不是青源眾獸麟。

送王獻(xiàn)可歸信州

宋代汪應(yīng)辰

月旦于今合改評,一官謀食百無能。

君歸錦里人應(yīng)問,好個(gè)藍(lán)田崔縣丞。

石橋接待

宋代施樞

手筆華嚴(yán)梵笈新,更開寶地接迷津。

一聲金磬人初靜,月照空山草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