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鄉(xiāng)中諸故友
憶鄉(xiāng)中諸故友。元代。朱右。 東麓溪頭蟹渚陰,故鄉(xiāng)幾度憶同襟。詩聯(lián)石鼎秋燈冷,韭剪春園夜雨深。白發(fā)每馳張長夢,青山慵鼓伯牙琴。客床寥落情無賴,月滿空梁強自吟。
[元代]:朱右
東麓溪頭蟹渚陰,故鄉(xiāng)幾度憶同襟。
詩聯(lián)石鼎秋燈冷,韭剪春園夜雨深。
白發(fā)每馳張長夢,青山慵鼓伯牙琴。
客床寥落情無賴,月滿空梁強自吟。
東麓溪頭蟹渚陰,故鄉(xiāng)幾度憶同襟。
詩聯(lián)石鼎秋燈冷,韭剪春園夜雨深。
白發(fā)每馳張長夢,青山慵鼓伯牙琴。
客床寥落情無賴,月滿空梁強自吟。
唐代·朱右的簡介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賢(一字序賢),自號鄒陽子,臨海章安(今屬椒江區(qū))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從陳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薦授慶元路慈溪縣儒學教諭,調(diào)蕭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詣闕獻河清頌,不遇而歸。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歷,除翰林院編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韻。不久,遷晉府右長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歲。他博通經(jīng)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庫總目》又有春秋類編、秦漢文衡、元史補遺等,并行于世。
...〔
? 朱右的詩(16篇) 〕
:
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近代:
吳文治
畫梁燕燕兩雄雌,添得新雛喜可知。羽翼長成飛去也,忘恩有負鬻勤斯。
畫梁燕燕兩雄雌,添得新雛喜可知。羽翼長成飛去也,忘恩有負鬻勤斯。
宋代:
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
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shù)枝桃杏紅。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
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shù)枝桃杏紅。
明代:
鄭真
路轉(zhuǎn)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
路轉(zhuǎn)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
:
玄燁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地遠峰頭闊,山高水勢低。
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
尋芳踏綠野,萬紫迷深溪。地遠峰頭闊,山高水勢低。
飛花疑舊夢,煙柳促新題。沙暖鴛鴦睡,萋萋草滿堤。
清代:
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亭臯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雲(yún)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