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維楨的詩 > 謁志公塔作二首

謁志公塔作二首

[明代]:李維楨

野草生煙日暮時,六朝陵墓轉(zhuǎn)凄其。

家緣解道鳩偏巧,但取枯柴一兩枝。

李維楨簡介

唐代·李維楨的簡介

(1547—1626)明湖廣京山人,字本寧。隆慶二年進(jìn)士。授編修,進(jìn)修撰,出為陜西參議,遷提學(xué)副使,天啟初以布政使致仕家居。又召為南京太常卿,不就,以薦為南京禮部右侍郎,進(jìn)尚書。博聞強記,文章弘肆有才氣,海內(nèi)請求者如市,負(fù)重名四十年,其詩文聲價騰涌,然多應(yīng)酬之作,品格不高。有《史通評釋》、《黃帝祠額解》及《大泌山房集》。

...〔 ? 李維楨的詩(8篇)

猜你喜歡

旱雷

宋代文同

夏旱亦已久,眾懼非常災(zāi)。

茫茫大田中,赤風(fēng)起炎埃。

老犍坡

清代沈溎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fēng)輕。鞏關(guān)西望河千里,一抹煙云絕頂生。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

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代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返照

明代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yīng)不作疑。

穫稻 其一

清代屈大均

今歲愁咸早,秋分害早黏。無多遺穗在,婦子亦腰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