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樂亭
眾樂亭。宋代。馮浩。 嘗聞眾樂亭,未窺眾樂景。今蒙貺新詩,若得暫觀省。萬象盈紙來,孤風隨筆騁。丹青慚近功,造化與遙領。因識主人懷,殆非郡侯政。所寄嬉游中,期歡眾庶競。無俾一夫愁,將和四時盛。此而推是心,況乎持大柄。青山綠水佳,百草千花勝。吾將因宦游,異日細謠詠。
[宋代]:馮浩
嘗聞眾樂亭,未窺眾樂景。
今蒙貺新詩,若得暫觀省。
萬象盈紙來,孤風隨筆騁。
丹青慚近功,造化與遙領。
因識主人懷,殆非郡侯政。
所寄嬉游中,期歡眾庶競。
無俾一夫愁,將和四時盛。
此而推是心,況乎持大柄。
青山綠水佳,百草千花勝。
吾將因宦游,異日細謠詠。
嘗聞衆(zhòng)樂亭,未窺衆(zhòng)樂景。
今蒙貺新詩,若得暫觀省。
萬象盈紙來,孤風隨筆騁。
丹青慚近功,造化與遙領。
因識主人懷,殆非郡侯政。
所寄嬉遊中,期歡衆(zhòng)庶競。
無俾一夫愁,將和四時盛。
此而推是心,況乎持大柄。
青山綠水佳,百草千花勝。
吾將因宦遊,異日細謠詠。
唐代·馮浩的簡介
馮浩,建康(今江蘇南京)人。仁宗時為開封府推官?;实v二年(一○五○)遷集賢校理、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賢校理馮浩可依前官集賢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點利州路刑獄。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五年,為江南西路轉運使。神宗元豐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館拜光祿卿,提舉崇禧觀。今錄詩三首。
...〔
? 馮浩的詩(5篇) 〕
唐代:
顧云
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長堤未見風飄絮,
廣陌初憐日映絲。斜傍畫筵偷舞態(tài),低臨妝閣學愁眉。
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
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長堤未見風飄絮,
廣陌初憐日映絲。斜傍畫筵偷舞態(tài),低臨妝閣學愁眉。
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
宋代:
趙抃
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新秋雨過閒云卷,十里南山兩眼明。
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新秋雨過閒雲卷,十裡南山兩眼明。
宋代:
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
澤居僅足不求餘,曠快真同縱壑魚。
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jiān)書。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
宋代:
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