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端的詩 > 贈岐山姜明府

贈岐山姜明府

[唐代]:李端

昨夜聞山雨,歸心便似遲。幾回驚葉落,即到白頭時。

雁影將魂去,蟲聲與淚期。馬卿兼病老,宋玉對秋悲。

謝客才為別,陶公已見思。非關(guān)口腹累,自是雪霜姿。

釀酒栽黃菊,炊粳折綠葵。山河方入望,風日正宜詩。

牧豎寒騎馬,邊烽晚立旗。蘭凋猶有氣,柳脆不成絲。

別后如相問,高僧知所之。

李端簡介

唐代·李端的簡介

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xiàn)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xiàn)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 ? 李端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康園秋興八首 其六

張海鷗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xiāng)愁。

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泊嘉興城北門外

元代方回

老病今如許,江硝豈所宜。

未妨寧過計,不是故多疑。

千里不來

釋重顯

不見古君子,因循又隔秋。

浮生多自擲,好事更誰留。

贈得一禪師

宋代敖陶孫

舊時典正父,今日一浮屠。

四海誰知己,三更忽撚須。

聞吳吏部少槐哀仆乏嗣飭內(nèi)入獄侍湯藥四首 其一

明代盧楠

宓子彈琴日,山濤謫宦時。澤梁施禁網(wǎng),鰥寡遂恩私。

未識洪鈞妙,應沾造物奇。周南王化遠,終不負螽斯。

投項子京

明代吳孺子

湖上梅花出短墻,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