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

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

[唐代]:杜甫

南紀(jì)巫廬瘴不絕,太古已來無尺雪。蠻夷長老怨苦寒,
昆侖天關(guān)凍應(yīng)折。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補地裂。
晚來江門失大木,猛風(fēng)中夜吹白屋。天兵斷斬青海戎,
殺氣南行動坤軸,不爾苦寒何太酷。巴東之峽生凌凘,
彼蒼回軒人得知。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欽頌世祖皇帝圣德詩

元代趙孟頫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里車書自古無。

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jīng)天緯地規(guī)模遠,代代神孫仰圣謨。

頌古六首

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

近代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fù)歸山。

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寄匡山人

元代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jīng)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山間 其二

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wèi)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