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俊民的詩 > 和安齋見寄調(diào)祁定之

和安齋見寄調(diào)祁定之

[金朝]:李俊民

麻衣補(bǔ)破紙為絳,不羨仙人宮錦袍。天地老于雙轉(zhuǎn)轂,山河渺似一秋毫。

煉深寶鼎丹砂就,瑩徹靈臺夜月高。上界而今官府足,暫游塵世莫辭勞。

李俊民簡介

唐代·李俊民的簡介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號鶴鳴老人,澤州晉城(今屬山西晉城)人。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韓王元嘉之后。年幼時 ,勤于經(jīng)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學(xué)。承安間以經(jīng)義舉進(jìn)士第一,棄官教授鄉(xiāng)里,隱居嵩山,元政府澤州長官段直從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澤州教授,長期在澤州大陽生活教學(xué)。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謚莊靖。能詩文,其詩感傷時世動亂,頗多幽憤之音。有《莊靖集》。

...〔 ? 李俊民的詩(564篇)

猜你喜歡

唐代李嶠

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
帶火移星陸,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闕正晨趨。

習(xí)儀 異典也

王慎中

芝壇斂浮景,休氣郁招清。晨旭流翠葆,泰風(fēng)飏華旌。

飛龍麗重霄,蕤綏在天庭。式禮紆皇步,篤恭軫圣情。

春懷 其一

宋代韓淲

蝴蝶為莊周,黃粱熟邯鄲。蘧然一夢覺,茫茫天壤間。

相推明日月,來往成暑寒。山林與鐘鼎,胸中了不干。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

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

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

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

集古八絕 其四 晚步云溪上

明代程敏政

山屐經(jīng)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