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商隱的詩 > 壬申七夕

壬申七夕

[唐代]:李商隱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風(fēng)輕惟響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yuǎn),榆高送影斜。

成都過卜肆,曾妒識靈槎。

七夕 

壬申七夕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難得等到七夕她已駕著七香車。剛剛兩心相會又憂無情的曉霞。

清風(fēng)夜靜,唯有玉佩的響聲,日光微弱點吧,不要曬枯了艷麗的鮮花。

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傳得更遠(yuǎn)更遠(yuǎn)。星間的高榆給人間送來舒適的影斜。

她不想人間知道他們相會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識別靈筏。

注釋

壬申:大中六年,時商隱在梓州柳仲郢幕。

七夕:七夕始于漢朝,是流行于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

七香車:用多種香料涂飾的車?!短接[·魏武帝與楊彪書》:“今賜足下畫輪四望通幢七香車二乘?!?/p>

日薄:(七日)將晚時·日光漸淡。

嫣(yān):同蔫,蔫萎不鮮活。

桂嫩:指初七夜新月半圓。

榆:白榆。星名?!稑犯娂る]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

卜肆(sì):占卜的攤子。

槎(chá):木筏。

參考資料:

1、鄭在瀛編著.李商隱詩全集 匯編匯注匯校:崇文書局,2015.08:第557頁

2、鄭在瀛編著.李商隱詩全集 匯編今注簡釋:崇文書局,2011.12:第459頁

3、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四川省三臺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李商隱梓州詩今譯:.,1994年01月第1版:第47頁

壬申七夕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大中六年(852)七夕作的,是詩人托杜驚轉(zhuǎn)致令狐的失望之作。

參考資料:

1、黃世中注疏.類纂李商隱詩箋注疏解 第3冊:黃山書社,2009.11:第1728-1730頁

壬申七夕鑒賞

  前六句講的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一二句講的是織女已駕車渡河,與牛郎相會,他們相會之后,害怕此夜良時將逝,所以“起視夜何其”,直到太陽從東方升起。三四句講的是牛女相會時,牛郎好像聽到了織女環(huán)佩的聲音,又好像看見了她如花之貌,風(fēng)輕輕的吹來,所以佩響輕微。日薄,所以花容不萎。想象織女于黃昏時動身離開,故曰“日薄”。五六句講的是月桂為他們傳送嫩香,白榆為他們投影翳蔽,成就他們好合。

  末聯(lián)講的是織女不想要人間知道他們相會的事情,忌有成都卜肆中識靈槎的人。抒發(fā)了自己深切的感嘆。末句講的是雙星不想人間知道他們的秘密,深怪成都占卜攤子上的嚴(yán)老頭子懂得靈槎而多管閑事。從字面上看,只能作如上解說;至于還有什么特定的寓意,尚無有力證據(jù),不敢妄言。

  全詩詩人以織女自況,以牽牛比牛黨,令狐絢。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題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

宋代王義山

癖到膏盲藥不醫(y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guān)又一奇。

勸農(nóng)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

陳淳祖

勸農(nóng)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guān)。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送陶元庸之越

釋妙聲

吳越山川一水分,總?cè)纸駥倮顚④?。旌旗影動黿鼉窟,鼓角聲連虎豹群。

徼外遐荒來送款,幕中賓客總能文。想君禹穴題詩處,長向姑蘇望白云。

題鑒園圖

李宣龔

事業(yè)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dāng)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金縷曲 其二 題趙淵甫影

清代沙元炳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jīng)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