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元宵看來還是尋歡游樂好,何況訴訟少,公事清閑,萬家百姓登上春日觀賞景物之臺。城市十里之內(nèi)成了繁華美麗的海上仙島,使神仙也為之迷惑。
平原君敬待賓客,不像高陽酒徒無禮傲慢,坐在客人一起,寬和從容地陪伴客人談笑。 客人中有個最富于感情,為了珍惜主人待客的殷勤拚著醉倒在地而盡興喝酒。
注釋
木蘭花令: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
公庭民訟:指百姓到官府告狀。
春臺:代指游覽勝地。
平原:這里代指好客的主人。高陽:秦漢之際的酈食其,陳留高陽鄉(xiāng)人。其人好讀書,家貧落魄,縣中呼為狂生。
促席:座席靠近。雍容:形容主人待客有禮,態(tài)度和藹。
玉山拚(pàn)醉倒:形容客人的醉態(tài)。拚:就是豁出去,毫不顧惜自己的意思。
參考資料:
1、傅承洲著.蘇辛詞傳 蘇軾、辛棄疾.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95
2、(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409-410
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創(chuàng)作的具體時間不詳,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和元祐九年(1094年)的編年存在爭議。但知這首詞是作于元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當?shù)亻L官的舉辦酒席上的,而詞人當時是一位客人。
參考資料:
1、(日)保苅佳昭著.,新興與傳統(tǒng):蘇軾詞論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11
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鑒賞
上片極寫元宵節(jié)的游賞歡樂,及公庭訟少的愉悅心情?!霸剖菤g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八剖恰?,正說明詞人原本并沒有主動出游元宵佳節(jié)的打算,只是由于他的公務閑暇,“公庭民訟少”了,內(nèi)心愉悅才使他引起了賞游元宵夜景的樂趣。如今“公庭民訟少”,詞人從心底發(fā)出愜意的快感,所以,當他看到“萬家游賞上春臺”時,他自己和所有游人,都像活神仙一樣迷路在三神山海島之中了。
下片極寫“與民同樂”的歡快宴席。“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痹~人在人群中間,謙遜質(zhì)樸,禮敬賓客,平等如兄弟,有如趙國平原君的賢明待賓,而毫無“高陽酒徒”的傲慢。他總是從容溫和地靠近群眾,和人們滿面陪笑的對語談心,盡情享受著與人民打成一片的樂趣?!白杏锌妥疃嗲椋幌в裆狡醋淼埂?,在歡快的宴席中,頓時出現(xiàn)了一個“最多情”的民客形象,而把歡情霎時推到高潮??芍^筆端生花。而“拚”字尤為傳神。這正是詞人與群眾親密“魚水情”關系的典型反映。
全詞感情真摯,清新自然,即興抒懷,酣暢淋漓。而且格調(diào)健朗,構思精巧,一氣呵成,余音裊裊。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d/file/p/15791ffa9f2e4fdffa6a818acd42d395.jpg)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