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戲作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戲作

[宋代]:辛棄疾

花向今朝粉面勻。柳因何事翠眉顰。東風吹雨細於塵。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懷樹更懷人。閑愁閑恨一番新。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戲作鑒賞

  這首詞作于慶元六年(1200),當時作者罷官閑居鉛山瓢泉。這是一首春日小唱。上片描繪自然春色,詞清句麗,有情多姿,別見風韻。下片因景抒懷。既棄政歸田,樂于山水,理當超世絕塵,無奈時念故人知音,遂平添出一番新愁新恨。命筆新巧,不落窠臼。“自笑”兩句流水對兼句中對,下片三句各以兩字重疊,讀來流利清暢,別具音韻之美。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千里不來

釋重顯

不見古君子,因循又隔秋。

浮生多自擲,好事更誰留。

己卯歲除夜

宋代趙友直

剛迎新歲至,俄驚歲復(fù)分。

燒燈明萬戶,爆竹響千門。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

近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送僧懷師古庵住惠山并寫竹枝以贈

明代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一叢花

清代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

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