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唐代]:李白

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

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

暝色湖上來,微雨飛南軒。

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

還惜詩酒別,深為江海言。

明朝廣陵道,獨憶此傾樽。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譯文及注釋

譯文

茅屋的柴門外就是一片汪洋綠水,簡直就是桃花源。

從滿院一叢叢的萱草可知,主人或許借種植花草以忘卻世態(tài)紛紜。

天色已晚,湖光返照,細細的雨絲飄進南窗。

朋友啊,你就居住茅屋,那些鳥住在院落中茂密的楊樹枝頭。

朋友,我會記住這一夜,會永遠記得這酒與詩,會永遠記住你情深如江海的囑咐。

明天一早,我就要踏上離開廣陵的路途了,朋友,珍重,我就記住今天晚上一場款款情傷的別宴,喝!再干一杯!

注釋

①廣陵,郡名,即揚州也,唐時隸淮南道。

②桃花源,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詩并記》中構(gòu)想的理想世界。

③《述異記》:萱草,一名紫萱,又呼為忘憂草。吳中書生呼為療愁草,嵇中散《養(yǎng)生論》云:萱草忘憂。

④《詩·小雅》:“楊園之道?!薄睹珎鳌吩唬骸皸顖@,園名。”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鑒賞

  李白的交道是很廣泛的,王公、官僚、隱士、平民,無所不有;李白的交際手段也是很高明的,往往短時間接觸就可以深交,比如和汪倫等的交往。從此詩也可以感覺李白交際的技巧和深情。讀者面對“明朝廣陵道,獨憶此傾樽”這樣的詩句,的確難以不感動。此詩對景物的描寫可以用兩字來形容:精準。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漁莊

元代岳榆

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羅。

涼月團團當檻白,秋花冉冉隔簾多。

和蔡君謨閣前紫柏

唐代胡宿

秀植登中禁,靈根記大方。纖枝乘十雨,勁節(jié)誓千霜。

云干仍稠直,煙華稍郁蒼。綠陰疏未合,翠鬣儼相望。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

近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菩薩蠻 其三 詠榴有贈

清代陳去病

驕陽時節(jié)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海陵四詠 其四 小香巖

清代許傳霈

鹽宗祠石小香巖,迢遞朱闌映碧杉。春去猶開花爛漫,樓深慣聽燕呢喃。

曲池傍榭魚清數(shù),洞石當門柳未芟。語罷鐘聲起鄰寺,半林落日已西銜。

贈陳毓瑞詩四首 其一

謝冶盦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

出岫閒云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