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鄭燮的詩 > 竹石

竹石

[清代]:鄭燮

竹石譯文及注釋

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經(jīng)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fēng),還是嚴冬的西北風(fēng),它都能經(jīng)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注釋

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jié)實,像咬著青山不松口一樣。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來,原本,原來。

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磨:折磨,挫折,磨煉。

擊:打擊。

堅勁:堅強有力。

任:任憑,無論,不管。

爾:你。

參考資料:

1、周瓊.大學(xué)語文導(dǎo)讀.昆明市: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249頁

2、孫敬東 張義敏.古詩詞注釋評析(注音增補版).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159頁

竹石鑒賞

  這首詩著力表現(xiàn)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zhí)著的品質(zhì)。是一首贊美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和它頑強的生命力;后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它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磨難,才長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從來不畏懼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fēng)的擊打。鄭燮不但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筆下的竹子竹竿很細,竹葉著色不多,卻青翠欲滴,兵權(quán)用水墨,更顯得高標挺立,特立獨行。所以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竹,實際上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風(fēng)傲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戰(zhàn)勝困難,面對現(xiàn)實,像在石縫中的竹子一樣剛強勇敢,體現(xiàn)了愛國者的情懷。

  它還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這首詩的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zhí)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huán)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巖石中扎根,經(jīng)受風(fēng)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個“咬”字,寫出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個“任”字,又寫出了竹子無所畏懼、慷慨瀟灑、積極樂觀的精神風(fēng)貌??傮w描寫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風(fēng)亮節(jié)。

鄭燮簡介

唐代·鄭燮的簡介

鄭燮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xué)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滴跣悴?、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后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 ? 鄭燮的詩(68篇)

猜你喜歡

登延慶佛閣用出郊韻三首

宋代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

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

臨刑詩

明代林薦

愿續(xù)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千里不來

釋重顯

不見古君子,因循又隔秋。

浮生多自擲,好事更誰留。

滕縣

明代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fù)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相見歡

明代王虞鳳

新興蛾髻如盂。插金鵝。點點薔薇香露、沁牙梳。

勻面罷,呼女伴,坐氍歈。又向綠窗深處、賭樗蒲。

疊前韻 其二

明代莊昶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guān)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

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云水狎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