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何希堯的詩 > 柳枝詞

柳枝詞

[唐代]:何希堯

大堤楊柳雨沉沉,萬縷千條惹恨深。

飛絮滿天人去遠,東風無力系春心。

柳枝詞鑒賞

  《柳枝詞》即《楊柳枝詞》,是中唐以后流行的歌曲之一,歌辭則由詩人創(chuàng)作翻新。借詠柳抒寫別情的,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此詩即屬此類。

  大堤在襄陽城外,靠近橫塘。宋隨王劉誕《襄陽曲》云:“朝發(fā)襄陽來,暮止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似乎從這詩以后,大堤便成了情郎們尋花問柳的去處,唐人詩中寫到大堤,多有此意。如施肩吾《襄陽曲》:“大堤女兒郎莫尋,三三五五結同心。清晨對鏡理容色,意欲取郎千萬金。”李賀《大堤曲》:“蓮風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由此推知,這首《柳枝詞》寫的,便是大堤女兒在暮春時分送別情人的情景。

  由于近水,堤上夾道的楊柳,枝條特別繁茂,絲條垂地,給人以嬝娜嬌怯之感?!傲鴹l無力魏王堤”(白居易),寫的便是這種情景?!扒鐭熌鴼袣校荒请x情酒半酣”(韋莊),每逢折柳送別,即使晴天,也不免令人感傷,何況雨霧迷濛,那是要倍增惆悵的?!按蟮虠盍瓿脸痢?,“沉沉”二字,既直接寫雨霧(這不是滂沱大雨,否則不能飛絮)沉沉,又兼關柳枝帶雨,顯得沉甸甸的。而人的心情沉重,也在景物的映襯下透露出來。送別情人,離恨自深,說“萬縷千條惹恨深”,不僅意味著看到那兩行象征離別的翠柳,又使愁情加碼,還無意中流露出女子因無奈而遷怨于景物的情態(tài),顯得嬌癡可愛。

  但此詩的精彩并不在前兩句,三句寫分手情景道:“飛絮滿天人去遠”,意境絕妙。前二句寫雨不寫風,寫柳不寫絮,到寫“人去遠”時,才推出“飛絮滿天”的畫面,這樣便使人事和自然間發(fā)生感應關系,其妙類似于“蒙太奇”手法。同時這句包含一隱一顯兩重意味,明說著“人去也”,而飛絮滿天,又暗示“春去也”。宋人王觀有“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的名句,句下已有無盡惆悵;而兩事同時發(fā)生,情何以堪!詩人都說風雪送人,景最凄迷;而“楊花似雪”、“飛絮滿天”的景色,更易使人迷亂?!叭巳ミh”,是就行者而言;還有一個站在原地未動的人,一任柳絮飛懷撲面,此種神情意態(tài),隱然見于言外。

  “東風無力系春心?!苯Y句含蓄藉,耐人尋味。從上句的“飛絮滿天”看,這是就自然節(jié)物風光而言,謂東風無計留春長駐,春來春去,有其必然性在;從上句的“人去遠”看,“春心”二字雙關,實指戀情,則此句又意味著愛情未必持久,時間會暗中偷換人心。前一重必然隱射著后一重必然。詩句既針對大堤男女情事,有特定的涵義;又超越這種情事,含有普遍的哲理。

  這首詩的詩味渾厚,一句比一句有味,讀之如嚼甘飴,其味無窮。

何希堯簡介

唐代·何希堯的簡介

何希堯,分水人,唐代詩人。字唐臣。生卒年不詳,唐憲宗時在世。今存詩四首。

...〔 ? 何希堯的詩(4篇)

猜你喜歡

甘肅總督吳達善奏報麥收詩以志慰

弘歷

甘涼二麥熟,喜值王師班。去歲谷踴貴,今已減七錢。

正供雖屢免,其如災旱連。軍需所會地,寧免物價艱。

八關齋詩三首 其三

魏晉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題鑒園圖

李宣龔

事業(yè)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古詩十四首 其二

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樗林散人為嚴處士賦

明代潘希曾

散木豈無用,散人何可羈。樹來廣莫野,看到逍遙時。

朝市甘拋棄,煙霞足護持。高風千載上,誰嗣考槃詩。

甲寅八月約大田胡同登釣臺次舊韻 其二

明代張?zhí)熨x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