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酒

[唐代]:于武陵

勸君金屈卮,滿酌不須辭。

花發(fā)多風(fēng)雨,人生足別離。

勸酒譯文及注釋

譯文

高舉彎把金杯為您敬酒,滿滿斟上請您不要推辭。

花兒開放歷經(jīng)多少風(fēng)雨,人的一生更會歷盡別離。

注釋

金屈卮(zhī):古代一種名貴酒器,飾金而有彎柄。用它敬酒,以示尊重。唐李賀《浩歌》:“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王琦匯解:“金屈卮,酒器也。據(jù)《東京夢華錄》云:‘御筵酒盞,皆屈卮如菜碗樣而有把手?!怂螘r之式,唐代式樣,當亦如此。”

滿酌:斟滿酒。

發(fā):(花)開放。

勸酒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祝酒詩。作者即將與朋友分手,置酒為朋友送行,并創(chuàng)作此詩以表慰勉之意。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46

勸酒鑒賞

  這是一首祝酒歌。前兩句敬酒,后兩句祝辭。話不多,卻有味。詩人以穩(wěn)重得體的態(tài)度,抒寫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頌慰勉之中,道盡仕宦浮沉的甘苦。

  古人用“金屈卮”敬酒,以示尊重。詩人酌滿金屈卮,熱誠地邀請朋友干杯?!安豁氜o”三字有情態(tài),既顯出詩人的豪爽放達,又透露友人心情不佳,似乎難以痛飲,于是詩人殷勤地勸酒,并引出后兩句祝辭。

  從后兩句看,這個宴會大約是餞飲,送別的那個朋友大概遭遇挫折,仕途不利。對此詩人先作譬喻,大意說,你看那花兒開放,何等榮耀,但是它還要經(jīng)受許多次風(fēng)雨的摧折。言外之意是說,大自然為萬物安排的生長道路就是這樣曲折多磨。接著就發(fā)揮人生感慨,說人生其實也如此,就要嘗夠種種離別的滋味,經(jīng)受挫折磨煉。顯然,詩人是以過來人的體驗,慰勉他的朋友。告以實情,曉以常理,祝愿他正視現(xiàn)實,振作精神,可謂語重心長。

  于武陵一生仕途不達,沉淪不僚,游蹤遍及天南地北,堪稱深諳“人生足別離”的況味的。這首《勸酒》雖是慰勉朋友之作,實則也是自慰自勉。正因為他是冷眼看人生,熱情向朋友,辛酸人作豪放語,所以形成這詩的獨特情調(diào)和風(fēng)格,豪而不放,穩(wěn)重得體。后兩句具有高度概括的哲理意味,近于格言諺語,遂為名句,頗得傳誦。

于武陵簡介

唐代·于武陵的簡介

于武陵

于武陵,會昌時人。其詩題材上以寫景送別的為主,同時寄寓濃濃的鄉(xiāng)思友情;詩風(fēng)如羌管蘆笛,悠揚沉郁。佳作很多,有《贈賣松人》、《早春山行》、《送酂縣董明府之任》、《洛陽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贈賣松人》一詩寫一賣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但結(jié)果事與愿違,“長安重桃李”(長安人只喜歡桃李,對傲雪凌霜的松樹一點興趣也沒有),由此詩人感嘆他是“徒染六街塵”,空忙了一場。此詩借事諷世,確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傳頗廣。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 于武陵的詩(49篇)

猜你喜歡

春暮有懷李孟璿

李進(孟昭)

暖云無力度鄰墻,風(fēng)裊游絲拂地長。深院獨眠淹病酒,袷羅初試淺熏香。

新巢燕子來如約,未謝梨花待洗妝。綠草滿池春欲去,幾隨詩夢到君傍。

戲呈師川駒父之阿牛三首 其三

釋德洪

阿牛骨相似舅,文章定能世家。差勝宗武不襪,猶作添丁畫鴉。

黃淡思歌 其一

明代李攀龍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楊公濟歲暮惠酒

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zhuǎn)少年腸。

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

潘光祖

留臺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農(nóng)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

寓城西精舍贈洞文上人

清代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