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陳子龍的詩 >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明代]:陳子龍

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

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春無主!杜鵑啼處,淚灑胭脂雨。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譯文及注釋

譯文

美麗的春光映入眼簾,春日東風總是將繁花吹散。幾重煙雨朦朧,只有這些嬌弱的花朵難以庇護。夢里總是時不時浮現起舊時故國的道路。春天反復無常,在那杜鵑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紅的是春雨還是眼淚。

注釋

此詞原題為《點絳唇·春閨》,后代編者王昶等人為拔高陳子龍這首詞的思想而作了修改。

王孫:對尊禮、思慕者的稱呼,如淮南小山《招隱士》的“王孫游兮不歸”。這里疑指魯王、唐王。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鑒賞

  此詞見于《陳忠裕全集》,借惜花懷人,寄托亡國哀痛與復國希望。正如題中所示,此詞是寫“春日風雨有感”。“春日風雨”,是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節(jié)候和氣氛,而“有感”則是寄離詞人的感慨和情懷。詞之起二句,先揚后抑。此時詞人舉目所見,是“滿眼韶華”,一片春光。繼而東風乍起,落紅遍地。這一頓挫,表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從而也折射出時代的變化。陳子龍生當明清易代之際,對明王朝懷有深厚感情。在他看來,明代江山無限美好,正如滿眼韶華??墒乔灞舷拢皳P州十日”、“嘉定三屠”,猶如驟起狂風,將萬紫千紅摧殘殆盡。在這里,詞人用的是比興手法?!吧厝A”(春光)和“紅”(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熱愛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東風”則是邪惡勢力的象征,也隱喻清兵的南下,“東風”一辭作貶義者,古已有之,如陸游《釵頭鳳》“東風惡,歡情薄”,此處只是移用于詞人所憎惡的事物罷了。下面二句,以“幾番”照應前面的“慣”字。說明東風之摧殘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經常如此?!盁熿F’二字,補足前句未及寫出的“雨”字。春天的風雨連綿無盡,常常呈現煙霧迷蒙的狀態(tài)。在東風肆虐、煙雨茫茫的天氣中,百卉凋殘,一片凄涼,于是詞人不禁發(fā)出由衷的慨嘆:“只有花難護!”前幾句造足蓄勢,至此詞人的感情迸發(fā)而出,力抵千鈞。在生活中,他奔走呼號,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結果毫無效果。因此這一句正是反映了詞人內心深處的亡國之痛。

  下片宕開一筆,徑寫對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詞的意脈上仍與上片緊密相連。詞人在白天看到風雨摧殘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聯想到慘遭踐踏的故國?!皦衾锵嗨肌币痪?,為艷詞中常語,然而此處用以表達愛國之情,卻非常深刻而又貼切?!巴鯇O”一辭,通常被理解為貴族子弟,如《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但這里的本意卻更接近杜甫《哀王孫》中所說的“可憐王孫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際,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離道路,或輾轉溝壑,唯有少數人如唐王朱聿鍵、魯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圖反抗。此處作者對明代王孫魂牽夢縈,實際上是將復興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墒菈粜阎?,依然風雨如磐,落紅成陣。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他不得不發(fā)出“春無主”的哀嘆。結二句進一步渲染出這種悲哀情緒,哭出了國家將亡的憂思。句中的“杜鵑”,又名杜宇,相傳是古蜀國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它隱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鵑啼血借指失國之痛。這里說“淚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轉化而來,則杜鵑悲鳴時流出血淚,灑在飄飏落花的風雨中,紅雨滿天,景象壯麗而又悲慘。詞人若非懷有深仇慘痛是寫不出這樣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對雨》“林花著雨胭脂濕”;而用以兼喻淚水的有李煜的《烏夜啼》“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陳子龍則將這些故實融會貫通,自鑄偉詞,賦予新意,令人讀來便覺有更深刻的意蘊和更強烈的美感。

  陳子龍比較重視詩詞的寄托,他曾說過他之作詩是為了“憂時托志”(《六子詩序》)。此詞形式上雖“風流婉麗”,但詞人借以“憂時托志”則與其詩作是一樣的,閱讀時須透過綺麗的表面,去體會深永的內涵。

陳子龍簡介

唐代·陳子龍的簡介

陳子龍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后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jié);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于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云間詞派盟主,被后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

...〔 ? 陳子龍的詩(29篇)

猜你喜歡

九日登高蓋山憶舊游

明代鄭善夫

此日經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

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俟居弟雨田并舟南至楊村聞兄潮陽之命別去賦此送之

明代游樸

與君相見即相歡,元季于今復二難。去國暫憐鴻影散,沖星時怪鸊膏寒。

潮陽遠道春誰伴,別墅離尊日未闌。后夜荊花還共笑,孤舟回首獨漫漫。

訴衷情·茫茫云海浩無邊

宋代趙師俠

茫茫云海浩無邊。天與誰相連。舳艫萬里來往,有禱必安全。專掌握,雨晹權。屬豐年。瓊卮玉醴,饗此精誠,福慶綿綿。

月溪橋

明代張岳

月色清且虛,溪流靜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絕。

創(chuàng)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舊溪,回磴距飛轍。

城南林園避暑示道友

宋代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展旗峰

明代王世貞

獵獵峰旗空際磨,千山草木見還無。天策府中玄甲隊,淮南節(jié)下黑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