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韋莊的詩 >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唐代]:韋莊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譯文及注釋

譯文

  當(dāng)時紅樓離別之夜,令人惆悵不已,香燈隱約地映照著半卷的流蘇帳。殘月將落,天剛破曉時,“我”就要出門遠(yuǎn)行,美人含著淚珠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樣子。臨別時為我彈奏一曲如泣如訴的樂章,那琵琶桿撥上裝飾著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華貴;那琵琶弦上彈奏著嬌軟的鶯語,婉轉(zhuǎn)動人。那凄惻的音樂分明是在勸“我”早些兒回家,碧紗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著他。

注釋

紅樓:紅色的樓,泛指華美的樓房。此指官貴人家女子的閨一說猶青樓,妓女所居。

堪惆悵:堪,“那堪”的省文。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

香燈:即長明燈。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點。

流蘇帳:用彩色羽毛或絲線等制成的穗狀垂飾物。常飾干車馬、帳帳等物上。此指飾有流蘇的帷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此句是當(dāng)黎明之時將要出門離去女子留著眼淚與之辭別。

琵琶:初創(chuàng)批把。見《釋名釋樂器》。此類樂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漢代傳人我國。后經(jīng)改造,團體修頸,有四弦、十二柱。俗稱“秦漢子”。南北朝時又有曲項琵琶傳八我國。四弦腹呈半梨形頸上有四柱,橫抱懷中用撥子彈奏即現(xiàn)今琵琶的前身。唐宋以來經(jīng)不斷改進柱垃逐漸增多改橫抱為豎抱,廢撥子改用手指彈奏,觀今民間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稱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彈奏所有半音技法豐富成為重要的民族樂器。

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黃金和翠玉制成的飾物。

弦上黃鶯語:此句是指琵琶之聲猶如黃鶯的啼叫。

綠窗:綠色紗窗。指貧女的閨室。與紅樓相對,紅樓為富家女子閨室。

據(jù)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記載。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創(chuàng)作背景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創(chuàng)作于韋莊浪跡江南一帶時,思鄉(xiāng)懷念妻子的惆悵心情。韋莊生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時代。他一生飽經(jīng)亂離漂泊之苦。黃巢攻破長安,他逃往南方,到處流浪。直到59歲,才結(jié)束了這漂泊流離的生活。

參考資料:

1、王寅生,張福海 .問世間情是何物:愛情詞品珍 :東方出版社 ,1995年08月第1版 :12-13 .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鑒賞

  韋莊生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時代。他一生飽經(jīng)亂離漂泊之苦。黃巢攻破長安,他逃往南方,到處流浪。直到59歲,才結(jié)束了這漂泊流離的生活。

  這首《菩薩蠻》詞,就是寫作者浪跡江南一帶時思鄉(xiāng)懷念妻子的惆悵心情。

  詞的上片,寫離別之夜,愛人和淚送行的動人情景。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這兩句寫分別時的情景?;貞浽谥扉T紅樓那天告別之夜,燈光映照著半卷的掛有流蘇的帳子的情景,真叫人難過極了?!傲魈K”,是用五彩毛羽或絲綢作成的須帶或垂飾,稱流蘇?!鞍刖砹魈K帳”,指人還未入睡。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次二句寫情深似海,難舍難分,一直到殘月將落時,愛人帶著淚水,才送我離開家門,分手告別的。

  詞的下片,寫客地思?xì)w,由聽到琵琶樂聲想到所愛之人正倚窗遠(yuǎn)望,等候自己歸去。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這兩句寫作者在他鄉(xiāng)聽歌女彈琵琶,弦上彈出黃鶯般的音樂聲。“金翠羽”本指美人的金釵,這里用以代指歌女,“黃鶯語”指琵琶彈的樂聲就象清脆婉轉(zhuǎn)的黃鶯啼般的歌聲,極寫琵琶聲調(diào)的婉轉(zhuǎn)。

  “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边@兩句寫詞人由“黃鶯語”聯(lián)想起愛人臨別時叮嚀自己早日歸家,想到花容月貌的愛人此時正倚窗遠(yuǎn)望,盼望歸去。

  據(jù)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詞又作: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掩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韋莊簡介

唐代·韋莊的簡介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yīng)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fēng)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謚文靖。

...〔 ? 韋莊的詩(330篇)

猜你喜歡

題王瘦湘詩稿兼寄吷庵

黃浚

哦詩晨為昏,深語百取一。豈無運斤手,怊悵幾妙質(zhì)。

償春定何事,守此青鏤筆。團茶助吟聲,忽與寸卷昵。

上立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為韻 其五

宋代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變態(tài)。

隨世良獨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

水調(diào)歌頭·勛業(yè)竟何許

宋代吳潛

勛業(yè)竟何許,日日倚危樓。天風(fēng)吹動襟袖,身世一輕鷗。山際云收云合,沙際舟來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癡頑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強,韓艦整,說徐州。但憐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諸公磊塊,且倩一杯澆酹,休要問更籌。星斗闌干角,手摘莫驚不。

七夕連句詩

南北朝顏測

云扃息游彩,漢渚起遙光。

餞高唐州詢

唐代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送張學(xué)士赴西川

唐代徐鉉

右蜀分憂輟近臣,翩翩旄節(jié)下青冥。

單車唯載文機石,夙駕長先使者星。